12月26日,《四川日报》头版刊发《德会高速月底全线通车》文章,报道即将本月底全线通车的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通车后,西昌至会理乘车时间将从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不到两个小时。【详细】
12月21日,《四川日报》头版刊发《从“微心愿”到大产业》文章【详细】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67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详细】
今年凉山财政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狠抓收支预算执行,保持必要支出强度……【详细】
2月6日,农业农村厅公示了四川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单,全省共500人入选。【详细】
如今,攀木缘藏寨特色农家乐年均接待游客1万人次,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藏家美味,还可以体验到藏乡农家的起居住宿。【详细】
兔年伊始,春暖巴蜀,省委举办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把握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深化对“总抓手”的认识为重点,意在全面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这既是一次理论学习,又是一次精神洗礼;既是一次思想净化,更是一次行动助推。【详细】
2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适用规则》(以下简称《“双不”新规》)日前出台【详细】
12月26日在蓉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些分析部署释放出哪些新信号?【详细】
日前,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冬春季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即日起至2023年4月15日,在全省开展冬春季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详细】
2月3日,《四川日报》刊发《立足“阳光康养”,写好文旅“文章”》文章,报道2023年春节假期凉山共接待游客300.92万人次,春节假期旅游总收入同比翻倍,聚焦未来几年,凉山将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州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带动,做好文化旅游的大文章,打造“世界彝族文化旅游中心”,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详细】
兔年春节,四川文旅市场全面回暖。2023年春节假期旅游接待人数四川居全国第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数据监测显示,春节期间四川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21个市州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以及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创疫情三年来新高。除了提振消费的系列优惠政策,各市州有哪些文旅活动成为爆款?又有哪些新场景新体验成为亮点?一起来看。【详细】
全州共接待游客300.92万人次,同比39.37%,一日游177.53万人次,过夜游客123.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9423.74万元,同比增长107.82%。【详细】
2月3日,《四川日报》刊发《讲述脱贫攻坚动人故事》文章,关注凉山出版的首部脱贫攻坚口述历史,为宣传凉山、讲好凉山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重要史料。【详细】
11月3日,《四川日报》以《告别贫困“摘穷帽”全面小康奔振兴》为题,整版报道凉山脱贫攻坚成果。经过艰苦奋斗,凉山11个贫困县如期全部摘帽,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5.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凉山继通过民主改革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千年跨越之后,又通过脱贫攻坚成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跨越,发生了历史巨变。【详细】
11月3日,《四川日报》刊发半版文章《凉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关注了在脱贫攻坚战中,凉山举全州之力攻坚克难,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4.8万户105.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44万户35.32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上新居,实现稳定脱贫。【详细】
9月28日,《四川日报》11版刊发《脱贫群众这样在家门口就业》,聚焦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地就近就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介绍凉山州喜德县通过与宁波市海曙区东西部协作,在大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创建“喜德县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入驻创业企业达16家,带动就业209人。【详细】
近两日,成都疾控中心应急值班室连续接到120报告近十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据成都疾控2月3日官方消息,上述事件的中毒原因都是在家烧火取暖或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通风不畅造成的。2月3日下午,成都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专家提醒市民,天气尚未转暖,大家在日常取暖或是进行围炉煮茶、烧烤时,务必注意安全,警惕一氧化碳中毒。【详细】
“全省已平稳度过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备受关注的农村地区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全省疫情形势整体平稳有序。”1月28日上午,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例会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收心工作会议,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徐斌在会上通报情况。【详细】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详细】
1月19日,《四川日报》刊发《超4000万元 凉山木里兑现森林防火奖励》文章,关注2022年凉山州木里县实现建县69年以来首次无人为火情且无火灾的历史性突破,木里县已经兑现2022年度各类防火奖励金,总计超过4000万元。【详细】
“我们要更深更细把防火巡护、火源管控、隐患排查、日常检查、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火情早期处理等一系列任务落地落实见效。”1月16日,凉山州林草系统2023年森林草原防火暨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彬在会上表示。【详细】
凉山州“春雷行动2023”开展以来,聚焦食品、药品、重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围绕六大整治领域,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切实维护节日期间市场秩序,保护群众合法权益。【详细】
凉山州安全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视频调度会在凉山州应急指挥中心召开,会议对近期安全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详细】
为深刻汲取“1·24”成都彭州市龙门山回龙沟景区客运索道困人的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全州客运索道安全风险防范。1月30日,凉山州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州客运索道运营安全警示约谈会。【详细】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凉山各大项目也陆续复工,成凉工业园区的油橄榄加工基地作为全州重点项目,开启年后复工加速度。【详细】
据介绍,自2018年“清卡行动”以来,惠民惠农“一卡通”平台便民高效,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018年至2022年末)243.44亿元,惠及群众285.05万人,共4485.78万人次,取得阶段性成效。【详细】
2022年,凉山州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财政经济,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居全省第四位,为凉山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了好头、起了好步。【详细】
2022年,凉山州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乡村产业日益兴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多项工作排名全省前列。【详细】
2022年,凉山州财政局着力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双轮驱动”的法治工作合力效力,开启法治财政建设新征程。【详细】
近日,凉山州应急管理局第二督查组到会理市、盐源县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4条,出具现场检查记录4份。【详细】
四川省气候中心预计,2023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季节性冬干或将继续发展,发生阶段性强降温事件的可能性较大,川西高原北部及盆地高海拔地区易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这是记者2月2日从四川省气象局获悉的。【详细】
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启动。这是新成昆铁路迎来的首个春运,面对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的回升,西昌西站从安全、运能保障、便民服务等方面统筹规划,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温馨春运。同时,车站还开展了“送万福 进万家”新春书法公益活动,温暖旅客回家路。【详细】
据西南铁路消息,新成昆铁路持续增加运能,近期有这些加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