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彝乡脱贫攻坚纪实文学《悬崖村》背后的故事

2020-03-16 14:55: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胡正清)2019年3月,春暖凉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慰问凉山彝族贫困农户一周年的纪念时节。中国第一部彝族本土作家创作的,反映彝乡脱贫攻坚的纪实文学《悬崖村》,在人们的手上、在网络的空间热销热播开来。该书作者,阿克鸠射。

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河村的山坡上,问起悬崖村时,凉山州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把阿克鸠射反映悬崖村脱贫攻坚发展变化的摄影画册《悬崖村之变》呈给总书记,总书记翻阅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阿克鸠射也是凉山人、昭觉人,是昭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文化人。他始终执着地用赤城、勤奋、灵性和汗水佳作迭出地展示着凉山大地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文明奔康的感人故事和历史画卷。他从1995年开始彝汉双语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雾中情缘》、散文集《翻阅生活的注脚》《温暖的火塘》、纪实文学《悬崖村》、长诗《雪之语》,300余篇(幅)文章图片荣获各类国家省州奖项。

1979年12月一个大雪飘飘的深夜,阿克鸠射出生在大凉山深处,昭觉县四开乡一个叫瓦洛觉迪的彝家山寨。父亲是拿斧头砍柴的,母亲拿锄头种地的。1988年的9月,鸠射的父亲牵着他和邻居家大他5岁的小哥哥,冒着绵绵秋雨,翻过两座大山,蹚过一条大河,穿过两片森林,走过一个平坝,走进了乃拖村小学。

在乃拖村小学那一排简易的土墙瓦板屋的教室里,鸠射学会了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也学会了阅读这个世界的文字。回到家里,在瓦板屋里摇曳柔弱的煤油灯下,白天在学校认真上课的小鸠射在背书做作业。小鸠射迷上了读书。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习之路,也是阿克鸠射的文学创作之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部部文学作品,也用文字抒发着内心的感受,发表了一篇篇文章。他翻山越岭去拜访彝族智者和毕摩,一次次接受彝族文化的熏陶。

毕业之初,阿克鸠射在老家任教当老师,期间,他边教书边苦读苦写,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雾中情缘》。

工作之余,阿克鸠射坐班车、走路、借钱买相机上山下乡去采访。从凉山日报彝汉文版、凉山人民广播电台,到外面的媒体,他的新闻作品一发而不可收,好评之声、获奖之讯频传。2004年7月,阿克鸠射被调到昭觉县委宣传部,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漫卷诗书喜欲狂”的阿克鸠射掷地有声地告诉自己: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地区新闻事业。

2019年他全程参与、策划、撰写、拍摄、编辑的《四川画报》第2期昭觉特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一周年凉山昭觉报告:雄鹰奋飞在脱贫奔康路上》,作为2019年全国“两会”献礼之一,被四川代表团送到人民大会堂、中央宣传部和敬爱的习总书记手中。

“作为一名彝族记者,见证凉山历史变迁是我的幸运;参与凉山脱贫攻坚是我的使命;宣传凉山跨越发展是我的骄傲。”阿克鸠射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

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后,阿克鸠射牢牢把握凉山的脱贫发展进步文明,在采写刊播大量新闻稿件的同时,坚持彝汉双语的文学创作。

当在央视节目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凉山脱贫攻坚、关心悬崖村的动人神情时,当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凉山彝区视察指导时,当站在欢送的人群里激动地握住习总书记的手、听他祝福凉山人民“幸福安康早日脱贫奔小康”时,阿克鸠射在激情澎湃中静静地思考起来,他开始思考民族发展进步的道路历程,思考当下的脱贫攻坚伟大举措,他的心中闪现出一个动人的目标,胸中涌现出一阵阵创作的冲动:应该创作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把凉山的伟大变革告诉世界、告诉未来。

早在2010年7月,阿克鸠射陪该县领导到昭觉县支尔莫乡调研时得知,当地乡干部到阿土勒尔村了解情况时,要攀爬很多藤梯才能进到村子里去。昭觉土生土长的他,也深受震撼。

2013年2月,阿克鸠射带队赴阿土勒尔村和古里拉达大峡谷采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一路拍、一路采写,经过十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攀爬之后,终于从阿土勒尔村的牛觉社到了山上的大平台布色乃洛。

那次到访阿土勒尔村的经过、深刻体验以及感受,阿克鸠射写成八万余字的图文并茂的系列报道《探寻昭觉古里拉达秘境》,在各级媒体发表。阿土勒尔村引起外界的关注,“悬崖村”的名字叫开了,阿克鸠射也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深度跟踪。

昭觉县是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而“悬崖村”是昭觉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乡村,距离昭觉县城72公里,常住居民有100多户480多人,全是彝族老乡。在这里,峥嵘的群山层层叠叠,悬崖峭壁挤窄了天空;在这里,村民主要依靠上下落差800米的悬崖峭壁、踩过12段218级藤梯,来维系和外界的联系;在这里,村民世代以玉米、土豆为食,与猴群、野猪、黑熊为邻;在这里,村民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现代文明……

“悬崖村”既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这样贫困、落后的村寨,引起习总书记的牵挂、全国人民的关注后,在国家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从党员干部到个人,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都投入到向悬崖村改天换地的扶贫攻坚中,向所有贫困村发起决胜总攻。

阿克鸠射持续跟踪“悬崖村”5年多时间,采访数十次,对话上百人,深刻记录下深度贫困乡村基层干部、党员、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心声。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着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恩,赞扬着他们冲刺脱贫攻坚的同心奋斗,抒发着他们脱贫奔康的幸福快乐。

他聚焦着悬崖村全国知名的“藤梯”。这条藤梯嵌在悬崖峭壁之中,扭扭曲曲地分为12段,上接白云、下临深渊,贯穿起了“悬崖村”与外界所有艰难的沟通与求索。2016年7月,州县两级财政共投入100万元修建钢梯,村民们战天斗地,上上下下3万人次,用坚实的肩头将1500多根、40多吨重的钢管和6000多个扣件背上了山,用粗糙的双手建起了2556级钢梯。“悬崖村”藤梯变钢梯,是凉山精准扶贫的典型成果。

他描述着“悬崖村”村民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的踏歌前行:村民陈古吉成了职业追蜂人,野生蜂蜜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俄的来格种上了青花椒、脐橙,经济作物的收入越来越高;莫色拉博发挥自己善于攀岩的特长,成了“悬崖村”的攀岩领队……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他刻画着村民由内而外的改变。银行、金融服务在“悬崖村”开通后,村民们巧借资金,搞起了多样的种植养殖和产业;4G网络和基站建起后,村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便捷,通过网络把土特产卖到了成都和上海,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悬崖村”;旅游开发后,村民们看到了食、住、行等商机,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教育观念上,现在的“悬崖村”,父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而现代化的“悬崖村”小学,更是给孩子们的成长插上了翅膀。新一代的“悬崖村”人不仅能走出大凉山,走向成都、上海、北京,更能把握自己美好的未来。

他讲述着村里感人的事情。村民和孩子称呼扶贫干部为“猴子书记”“牛书记”“舅舅”(按照彝族风俗,受尊敬的人才可称为舅舅)的声音无比亲密。为了以最低的价格买到修建钢梯的钢管,书记和乡长在钢材市场演了一出砍价的戏。乡长先去砍价,乡党委书记再接着砍价。两位乡干部唱的“双簧”,“惹恼”了卖钢材的老板,只是因为修建钢梯资金有限。

8岁的陈木黑希望长大以后成为飞行员,可以为家乡多航拍一些照片。老师何强问他:“你在天上怎么能找到我们的村子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凭国旗,“国旗是学校里最鲜艳、最醒目的标志”。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他们曾受央视邀请去天安门广场观看过升旗仪式:凌晨的天空霞光万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景象映亮了每个孩子心中最深沉的情愫……

以习总书记的牵挂之情为主线,以大凉山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为背景,把悬崖村、三河村、火普村联系在一起,让《悬崖村》浑身体现着“三贴近”、散发着浓浓的泥土气息、展现着独特的凉山风貌。

“思想性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记者成为作家,除了文笔、才情、执着而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要对党的政策、脱贫攻坚的紧迫、民族进步的期望等等社会课题,在创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报道创作。让《悬崖村》从“言志”、“情态“到“写意”、到“传神”,让人感受民族政策的光辉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悬崖村》的章节段落灵动着乡愁之韵、体现着意境之美。

2018年安宁河畔稻浪翻滚、大凉山上瓜果飘香、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阿克鸠射的心豁然通达、阿克鸠射的笔龙飞凤舞。

2019年3月,作为全面反映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题材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第一部大凉山彝族人写彝族人的报告文学作品,《悬崖村》列入四川省“万千百十”重点扶持作品出版,首发1万册。书一面世,深受全国读者喜爱。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北京图书大厦等重点门店主题陈列,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日报》等全国一百家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等对《悬崖村》的出版发行情况进行了持续宣传报道,十多家报刊发表深度评论文章19篇,社会反响强烈。创下了单篇文章1小时内突破10万人次,其中新华社推送的报道的点击量已超过30万次,单篇文章累计40万人次的点击量。《悬崖村》还走出了国门,被推荐到国外参加“一带一路”重点图书,用阿拉伯语在埃及等12个阿拉伯语言国家出版发行。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彝族诗人、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这样评说《悬崖村》:“阿克鸠射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生活与社会,以饱满的人性关怀与激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他的见闻、他的感动、他的思想,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透彻人心的泥土的气息、生命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由此,我对他致以深深的敬意!”

《悬崖村》已然成为凉山脱贫奔康历史脚步的精彩音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