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精准帮扶“帮”出贫困户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0:41:18来源:四川在线-凉山频道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毅)临近盐源县博大乡几波村党支部坐落着一所四十来平米的院落,葱茏的粉红色月季簇拥着由十几根木头错落搭成的小门。伴着木头发出的吱呀声走进院落,瘦小的他身着醒目的橘红色体恤,脚踩蹭亮的皮鞋,瘦削的脸上“扛”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端着早饭过后的锅碗瓢盆,望着刚踏进院落的我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就是今年刚满48岁的博大乡几波村贫困户马木几,一个右耳失聪,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话的传统彝族汉子。

马木几的经历颇为坎坷,父亲车祸去世,自己的五个孩子夭折,妻子离他而去……一系列巨大打击,他从村民眼中精明的小伙变成了大家口中有名的“二憨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全国遍地开花,这阵春风也吹到了盐源县博大乡几波村。马木几成为了贫困户,住房纳入了彝家新寨住房建设项目,从精准识别到精准施策再到精准帮扶一系列帮扶措施有序铺开。

2018年5月,马木几搬进了新居,一套四十来平米,但里里外外都干净整洁的院落。刚跨过小木门,一座木质小桥径直连接着长约7米,宽3米的硬化院坝。桥下流水淙淙,水流和石头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院内绿树环绕,微风裹挟着淡淡的清香沁入鼻间,稍显紧凑的院坝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走进屋内,窗明几净,虽说地方不大,但却规规整整。一张布制沙发、一张条桌、一台电视、一张衣柜、两张床实实在在的填满了客厅和卧室合二为一的马木几的家,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马木几望着眼前这个家说:“白房子,干净、好看,我喜欢。”说完憨直地笑了起来。

主屋左边是配套建设的厨房,屋内一台生物质炉正对着我们规矩地摆放着,擦得亮堂堂的。炉子的烟囱上面挂着两个发亮的水壶,转过头向右看去靠墙摆放着一张半人高的案板,各类刀具和一个白色的电饭煲占据了它一半的位置,干净、整洁是记者对它的第一印象,一个习惯了旧生活的彝族同胞能快速改变旧习融入新生活的速度也让我惊讶。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政策没有来之前,马木主要靠在周边打零工为生,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干部已经进门了他都还没起床,看到他游手好闲、毫无牵挂的样子,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他发展产业。

很多次以后,马木几似乎“开窍”了。他开垦荒坡地种了四亩花椒树,经过精心管护,长势喜人,在房屋右侧篱笆里栽种着各种时令蔬菜,自己也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村委会和村干部见他有了干劲,主动帮助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清理村域范围内的垃圾,每月稳定收入300元。他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不管天晴下雨他都主动完成,有临时性任务他也全面参与。现在他不仅在农忙时自己种地,发展花椒产业,还会利用农闲时间到本村和邻村做回收头发的生意,一年收入能达到五六千元。这时候我们感觉到这个“二憨子”要比大多数人都精明。

在谈到新的一年打算时,马木几说,“在干部的帮扶下,我相信明年花椒的长势会越来越好,收入也会越来越多。今年村上为我们发放了二十只鸡苗,我自己也花了一千多元买了头小猪,以前过年没有能力杀鸡宰猪招待客人,今年我也要豪气一下。共产党把水泥路、自来水、新房子、一切送到了我们面前,以后的“幸福路”我们要自己去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