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四川脱贫“最后一考”丨从炒米吃到煮米吃,越西县新华村因何而变?

2020-10-30 10:54:4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文/图

在自家院子里,阿西伍合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急速喷出。她高兴地说:“现在再也不用炒米吃了!”

10月29日,记者跟随2020年四川省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组来到越西县南箐镇新华村,在村民阿西伍合家的院子里,听当地干部村民讲述了一段从炒米吃到煮米吃的故事。

“过去我们这里缺水得很。”村支书沙马扎衣说,南箐镇特别是新华村片区,由于是卡斯特地貌,地表存不住水,吃水难、用水难曾长期是当地人的“心头病”。

过去,人们不得不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到七八公里外的山上挑水,回到家已经是早上七八点钟了。为了节水,当地村民甚至把米炒着吃。身上的衣服更是脏到不能再脏的程度才洗一次,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在当地村民口中,新华村片区又叫“炒米关”,其中的两个村民小组又叫“干龙滩”。虽然后来实施了一些引水工程,但由于投入力度小、实施项目少,只能部分满足用水需求,特别是每年1-3月枯水期,不得不分时段、分区域供水。

解决用水难题,首要任务是开辟水源、架设引水管道。

镇党委副书记马海伍加说,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当地在新华村加大了安全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实施了多项引水工程,在村附近修建了3座水池,架设起长达7.5公里的管道,成功将附近供水站的水引入每家每户。每户每年只需缴纳60元水费,作为日常引水设施维护,就能365天享受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开辟水源,当地一直在努力。“今年以来,我们在附近的瓦拖山上打了两口深井,没出水。直到6月份,又打了一口270多米深的井,终于出水了!”沙马扎衣说,这口井将作为备用水源,在枯水期缺水时发挥作用。

“现在水够用了,都是煮米吃了。”阿西伍合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