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所高校“组团”援建一所专科学校 凉山教育援建成效初显

2021-01-11 11:13:10来源:新华社客户端编辑:王云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1月7日电 (记者王迪)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的郑涛即将结束在四川凉山一年多的“支教”工作。在过去的15个月里,他在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推进科研工作。

2019年10月,为积极响应教育部14所高校组团式对口援建凉山的号召,郑涛作为四川师范大学代表奔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驻校开展工作。

“当时学校的科研基础很薄弱,主持过的项目、发表的文章数量几乎为零,” 郑涛说,“老师们如果没有项目,教学改革就很难推动,不仅影响个人职称晋级,而且阻滞教师队伍成长,最终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国家扶贫攻坚、大力发展凉山学前教育背景下于2018年设立的一所州办公立专科学校。该校致力于为凉山乃至西南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的本土幼儿、小学教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其少数民族学生比重超过一半,预计2021年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7000人。

在凉山州缺乏办学经验和基础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组织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牵头的14所部省高校“组团”援建成立不久的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这所本地师资培养基地的办学水平。每所高校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和资源进行对口帮扶,例如四川师范大学聚焦于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西南大学关注小学教育课程建设,西南石油大学支持学校的思政课建设。

郑涛来到西昌民族幼专后,先对学校成立以来的教科研项目及成果发表情况做了全面摸排,然后对专任教师及管理干部按照学历、学源、专业进行了分类建档,准确锁定了工作对象和重点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他制定了“科研培基”“科研赋能”两项计划,带领学校教师外出拓展交流,邀请专家到校讲学、线上指导、学术沙龙、联合调研,助推学校教师科研成果发布、评奖等。

郑涛坦言,自己的工作就像是辅导全校老师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样,需要大量精力和耐心。他以系列讲座的方式,从哪些课题可以申报开始讲起,把自己的项目申报书拿出来逐条剖析解构。他还负责修改申报书:经常早上六七点一睁眼就开始改,最多的一个项目书改了8版。项目书提交以后,还要帮着跟进项目的审批进展,接收反馈建议,一直跟到项目的落地。

据西昌民族幼专科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该校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项,截至目前,获得立项37项。其中省部级3项,包括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四川省政务调研项目1项、教育部教师司项目1项,均为零的突破。厅级项目34项,同级别立项总数超过四川省内三家老牌幼儿专科学校。

此外,西昌民族幼专第一本学术论文集——《西昌民族幼专教科研优秀成果集萃(2019-2020)》经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四川师范大学和西昌民族幼专联合撰写的学术专著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负责人还表示,学校已涌现出一批年轻学术骨干,科研管理的服务效率和示范效应得以大幅提高,“科研促教、教研相长”的教科研氛围正不断加强。(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