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聚焦 凉山建州70年丨喜德:砥砺奋进七十载 扬帆起航新征程

2022-11-03 23:12:2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11月3日,《四川日报》版刊发《喜德:砥砺奋进七十载 扬帆起航新征程》,用半个版的篇幅,关注70年来喜德县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打碎了奴隶社会的枷锁,跨入社会主义;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彝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喜德赞歌。

11月3日《四川日报》报纸版面截图

“谢谢你们,我看得清了。”近日,在凉山州喜德县人民医院,彝族老人吉布老阿妈拉着医生的手不断感谢。在新一轮东西部医疗协作中,通过白内障复明公益活动,100名老人重见光明。

喜德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被誉为“彝族老家”,这里是现代彝语标准音所在地,被誉为彝族“母语之乡”,又因精美的手工漆器闻名于世,素有“彝族漆器之乡”的美誉。

70年来,喜德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碎了奴隶社会的枷锁,跨入社会主义;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彝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喜德赞歌。

尔古木三(图片除署名外由喜德县委宣传部提供)

天堑变通途

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京昆高速冕宁泸沽出口驶出,沿孙水河前行,约半个小时就来到喜德县。

建县初期,喜德县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直到1957年,冕宁县泸沽镇到喜德县的公路通车,结束了喜德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1958年,成昆铁路喜德段开工建设,1.7万余名喜德群众参与建设。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打开了封闭的喜德大门,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促进了喜德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70年来,喜德县把交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先后打通多条主干线交通要道,实现了东、西、南、北进出口大通道的开通。

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

如今,喜德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084.77公里。70年时光荏苒,喜德各族儿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畅的崭新跨越,书写了深山绝壁通天路、乡镇通柏油路、村村寨寨通水泥路、家家户户通致富路的壮丽诗篇。

今年底,成昆铁路复线将全线建成通车,喜德将迎来动车时代;金口河至西昌的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建设,喜德将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届时,动车、高速公路将加快喜德的发展步伐,推动喜德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将直线提升。

鏖战脱贫攻坚

奔向小康生活

近年来,喜德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整合资金28.93亿元,精准落实到产业就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住房建设等领域。

喜德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429户、建设集中安置点81个,建成彝家新寨7412户,群众居住环境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贫困落后的面貌彻底改变。

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尔古木三 摄

喜德县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建成生猪、葡萄、花椒、油橄榄、蔬菜等一批连片产业园。投入7.49亿元全面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创性探索“组团式对口帮扶医疗”扶贫模式,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19年,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被中央组织部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正式在全国推行;2020年,喜德县摘掉贫困帽子,136个贫困村,16553户共714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1月,国务院扶贫办把喜德县和喜德县中坝村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脱贫攻坚考察点;国家乡村振兴局把喜德县定为全省仅有的2个过渡期定点观测县之一,同时把喜德县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帮扶县。

民生事业暖民心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无小事。70年来,喜德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医疗、就业、民政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向着“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奋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教育发展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全面落实“十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寄宿制建设”“一村一幼”“学前学普”、控辍保学以及“两免一补”等政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硬软件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基础条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2%,10835名学龄前儿童全面落实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彻底解决了山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喜德县城。

实施医疗体制改革,建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培养医疗人才,完善医疗硬件设施,开创性探索“组团式对口帮扶医疗”扶贫模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看病“不再难”“不再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打造特色 文旅融合引领未来

喜德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这里有灿烂的彝族文化,彝族服饰、彝族婚嫁丧葬习俗、彝族饮食习俗,火把节、彝历年等彝族传统节日以及彝族漆器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风情。

喜德县充分挖掘厚重的彝族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丰富的铁路文化、悠久的茶马古道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基因,成功申报了“玛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大优势文化效益,不断丰富“彝族老家”内涵,不断将彝族漆器等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品发扬光大,打造彝区颇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区。

利用小相岭南麓的登相营古驿站,以及灵关古道、阳光温泉、五合大石墓群、红莫河谷等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核心区,建设集民族风情、休闲娱乐、观光体验、农业产业等为一体的彝族特色精致小城。

未来,喜德县将结合实际,抓住凉山州“西德冕喜”同城化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县委“打造一核、发展一带、开发一片、带动全县”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彝族老家”品牌,丰富“彝族老家”内涵,融入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打造民族特色文旅知名县,创建大凉山高端有机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面构建“农业升级、工业转型、文旅突破、基础夯实、治理有序、文明幸福”新格局,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喜德新篇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