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聚焦丨西昌:保护利用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2023-12-29 09:29:1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12月29日,四川日报刊发文章《西昌:保护利用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聚焦近年来西昌针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和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原则,推动西昌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水平,让“沉睡”的历史文化焕发生机。西昌自古以来就是四川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的中心城市,灿烂的历史为西昌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前的12月26日,四川省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西昌市召开,凉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马辉在会上作经验交流,他表示:“通过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特色,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城市活力全面迸发,为西昌从‘百强县’加速迈向‘千亿县’提供磅礴动能。”。

12月27日《四川日报》报纸版面截图

禅心 何流 (图片由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通过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特色,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城市活力全面迸发,为西昌从‘百强县’加速迈向‘千亿县’提供磅礴动能。”12月26日,四川省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西昌市委主要负责人在作经验交流时表示。

当天的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精神,分享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会前,与会人员还到西昌大石板古村、川兴镇月亮湾(古树名木保护中心)、陈家大院、市委党校、建昌古城等地,现场观摩西昌市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利用情况。

夜幕降临,西昌建昌古城游人如织。

夜幕降临,西昌建昌古城灯火辉煌。高大巍峨的城门,飞檐斗拱的古建筑,古朴沧桑的石板路……再现建昌古城的历史风貌,游人穿梭于“九街十八巷”,热闹非凡。

西昌地处安宁河畔邛海之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四川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的中心城市。灿烂的历史为西昌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针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和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西昌市设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统筹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在西昌市林业和草原保护中心增设古树名木保护中心,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组织机构效能。

知其所来,明其将往。西昌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原则,推动西昌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水平,让“沉睡”的历史文化焕发生机。

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近日,四川省首个古树名木展览馆落地西昌市。展览馆以图文并茂、视频介绍和标本展示、趣味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景式展示西昌古树名木自然奇特的古朴风采、浓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西昌保护好古树名木,守护好绿色“活化石”。

西昌地处安宁河平原腹地,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孕育和保存了许多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西昌市有九大古树名木群落,898株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的是黄连木、侧柏和黄葛树。这些古树名木集中展示古树名木的独特风貌和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泸山古树名木群落是西昌最大的古树群落,176株古树分布其中,与庙宇古刹相依相存;红军村边家祠古树群落见证礼州会议的召开;建昌古城古树群落承载着西昌人的回忆与乡愁……

古树名木展览馆前陈列着碳化时间在3000年以上、重约1.2吨的“镇馆之宝”——高山锥乌木。馆内集中展示了西昌市现存的35种古树枝、叶、果、花的标本,标本脉络清晰,保留完整;收集展出了共计40余个年轮树盘,树盘的木质部横切面上肉眼可见层层同心轮状结构,独特的视觉效果,兼具科普性和艺术性。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在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编制《西昌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科学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为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实现“一树一档”。对全市辖区898株古树名木开展统一挂牌保护。落实古树名木养护工作,与日常养护责任人签订日常养护责任书,对遭受侵害或者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并进行专业养护。

保护好古树名木,守护好绿色“活化石”。曾被誉为“天府树王”的泸山光福寺九龙汉柏因树龄太高死亡后,有关部门召集专业公司对树体进行防腐处理,现仍为泸山标志性景点。对死亡的古树名木,西昌市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将组织评估论证,对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科研等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以原址原态予以保留保存。

用“绣花功夫”修缮 让古建筑换“新颜”

作为四川西南部最古老的城镇之一,西昌迄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一面城墙、一条街道、一座院落、一口井……每一个古迹古物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

西昌抢救修缮有600年历史的建昌古城建平门。

西昌城区保存着自汉唐以来的3座古城址。有为东汉越嶲郡郡治和邛都县治所在地的高枧汉城遗址,建于唐代初期的唐巂州城,以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昌古城。1992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昌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西昌市总投资约40亿元,以“保护历史文物、提升城市品质、消除安全隐患、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有序推进建昌古城保护修缮。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街区规划,采用“绣花功夫”对文保建筑、历史建筑进行修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梳理原有街巷肌理,提升街区功能和品质,对古城进行织补更新。

为最大限度保护古城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1000余名匠人精心修复修缮200余栋传统民居、19处不可移动文物和7处历史建筑,保留复原南街、北街、涌泉街3条历史文化街区和仓街、府街等街巷。抢救性保护修复建平门、四牌楼和建昌古城墙,标记、收集、修复8口古井、287株古树和万余件老物件。

修复后呈现出来的明清城墙,既展示了老城墙,也有新修复的模样,城墙的组成既有明朝初建时使用的红砂石,也有清朝大修时的青砖,近代百姓修建房子时把木桩打在墙上留下的孔洞也被保留了下来。它们都是西昌历史的见证。

西昌坚持以文彰旅,以旅塑文。近年来,通过建昌古城、唐园、高山堡、大石板古村等文化地标建设,西昌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的大石板古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驿站。近年来,以大石板古村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探索了企业、社会资本和村集体三方合作的经营模式,通过打造民宿主导、文旅融合的大石板古村特色产业,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资源,较为成功地探索了“古村落+旅游”的乡村振兴路径。

高山堡乡村振兴文旅项目以保护性修缮陈家大院为核心,充分挖掘大院历史,引入书店、画廊、茶艺等业态,彰显人文底蕴和古建之美,并依托古院落群,植入休闲、度假、娱乐、温泉养身等“文化景区+田园温泉度假”新业态,致力于打造“西昌市东部乡村振兴文旅门户”。

以文物保护利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西昌不断强化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

摸底调查考古发掘 唤醒“沉睡”的文物

西昌市持续开展文物调查工作,摸清古城区域内的文物保存现状,对文物分类别进行病害分析并形成方案,将文物建筑以外的保护较好的一批传统建筑和特色民居纳入保护名录。

灿烂的历史赋予西昌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7年西昌首次启动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公布西昌市历史建筑13处,并进行挂牌保护。2022年完成13处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2023年启动新一轮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公布西昌市历史建筑14处。

西昌市域现有266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现存文物古迹的时代范围从新石器时代、商周、战国时期,到汉晋、唐宋、明清,以汉晋时期为主。西昌市文物管理所馆藏可移动文物近2万件,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现代。西昌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共有5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等。

从2018年开始,西昌对安宁河流域的新庄遗址、羊耳坡遗址、大石磅遗址等依法进行文物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出土新石器至战国时期完整和基本完整的铜、陶、石质文物达6500余件,发现多处先秦时期大型墓地和聚落遗址。2022年12月开始对高枧汉城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配合成昆铁路复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西昌充分利用RTK布置探方、无人机航拍、动植物考古等技术手段,大力开展文物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以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将西昌的历史提前至距今4500—4800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量增加44处,可移动文物增加近万件。

考古发掘工作既保护了文物,又大幅度增加了馆藏文物数量,丰富了西昌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昌文物资源实现“量”与“质”双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文物活化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西昌市将强化文物安全保护基础,进一步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提高文物保护技术创新性,不断提升文物工作“科技含量”,高效率科学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加快文化场所建设;加快西昌博物馆和三江流域(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博物馆建设,加快主题博物馆、特色展览馆建设,建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此外,西昌还将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方式,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利用,拓展文化交流新途径,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建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