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凉山道路宽广

2022-06-01 14:25:01来源:凉山日报编辑:王云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全民健康,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

1952年前,凉山广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加之生活环境恶劣,疫病流行。各族群众生病只能听天由命,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人均寿命只有35岁。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凉山医疗卫生事业面貌今非昔比,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霍乱、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减低。

70年来,凉山州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增长到2021年的73.03岁。这个数据的变化,饱含了几代医疗卫生战线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

2022年4月20日, “川投集团投资30亿元,在西昌新增一个三甲医院,预计9月开诊营运”的消息,引起了全州各族群众的注意,受到群众欢迎。

2021年7月18日,西昌市人民医院“妇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新门诊部大楼、外科大楼陆续投入使用,西昌市医院开放床位由700张增至1700张,门急诊量由目前的43万人次增长到150万人次,手术台次由6853人次增长到20000人次,极大缓解老百姓就医困难的问题。

布拖县有了核磁共振检查设备、昭觉县开设眼科手术、盐源县心脏病治疗不出县并覆盖木里县、云南丽江宁蒗县各族群众……

这些发展成果证明了,全州卫生健康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21年的15.85/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021年的2.94‰……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大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3个国际通行的居民健康衡量指标。这些指标的进步,正是凉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缩影。

到2021年底,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4975个,其中医院1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78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6个、其他机构11个,每千人口床位数5.71张。医院中,公立医院47个、民营医院76个;三级甲等医院4个,三级乙等医院7个,二级甲等医院22个、二级乙等医院22个,17县(市)均有一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疾控机构中,州疾控中心为三级甲等,西昌市疾控中心为二级甲等,其余16县均为二级乙等。妇幼机构中,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三级乙等,西昌市、会东县为二级甲等、其余15县(市)为二级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29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村卫生室2856个,乡村两级机构全部达标。

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从出生到成长,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到为人民打造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一项项的健康指标,映射出全州人民的健康获得感正在稳步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以全民健康托举全面小康,吹响了建设健康凉山的时代号角。

在人民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民生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发展的落脚点。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围绕着“为凉山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的目标,为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凉山投入卫生健康事业317.3亿元,奋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期盼不再因病在脱贫道路上“掉队”。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凉山提高医疗保障、推进医疗救治,通过“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工作为贫困群众解燃眉之急,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圆满收官,全州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降低为4.88%、11个深度贫困县降低为4.31%。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率实现清零,“因病致贫返贫”得到根本性遏制,为我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重大贡献。

民之所望,政之所为。凉山已初步构筑起县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历史性地消除了全州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编织了全州最大最实最有效的医疗保障网。

据统计,1952年全州有卫生技术人员215人。到2021年底全州有卫生计生人员404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229人,医疗卫生机构总编制18020个,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6.42人、2.03人、2.9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院22306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62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284人、其他卫生机构248人,正高级职称299人、副高级职称1762人、中级职称4374人、初级职称19464人。

始终坚持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以赴确保群众公共健康安全,现有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县城4个,全国健康促进县1各,省级卫生县城3个,州级卫生县城9个。

“十四五”期间,凉山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全省“1+5”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布局,加快推进凉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州一医院新区(医专附属医院)、州二医院新区、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州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州级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和跨县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彝区藏区医疗机构建设填平补齐工程和卫生健康乡村振兴“211”工程,支持20个乡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打造100个标准化中心乡镇卫生院,1000个示范性村卫生室。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到严防死守、精准防控,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排查、精准管理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凉)和入境人员闭环管控,加快疫苗接种进度,防止疫情输入和反弹。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对中医药发展十分重视,坚持把中医药产业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即将制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全产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彝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疗效。我州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发展彝医药事业。2021年3月18日,四川省彝医医院在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挂牌,是四川省首家彝医医院。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一个个政策,一个个措施,一串串数据,凉山卫生健康系统在70年发展的严峻考验中,为人民的健康安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全州各族群众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遵循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州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以推进健康凉山建设为主线,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为目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凉山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记者 张崇宁)

健康大数据

1952年

全州卫生机构只有24个,2011年5047个

全州卫生床位230张,2011年13410张

全州有卫生技术人员215人,2011年13260人,

2021年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州投入卫生健康事业481.24亿元

全州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7.41%

全州现有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3.75万余人

每年定向培养本土卫生人才1000人

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转变为目前的73.3岁

组建家医团队2089个,惠及336.59万人

以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推动川大华西医院等4家大型医院与昭觉等4县人民医院建立托管关系,达州市中心医院等4家大型医院与金阳等4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100%公立综合医院和7县(市)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科室

州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三级甲等,成为省内首家民族地区“三级甲等”疾控机构

全州18家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率分别为109.19%、120.52%,婚检率达105.7%

累计建成604个规范化接种门诊,其中3A级22个、4A级1个、5A级10个,建成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1个,免规疫苗报告接种率达95%以上

建成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0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000个标准化卫生室

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5个、省级卫生县城3个、州级卫生县城9个、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213个、省级卫生村1408个、省级卫生单位498个、省级无烟单位336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