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为民:为基层医护人员发声我的建议被采纳

2021-03-10 10:34:2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履职记

新闻回放

他提了什么建议

去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建议,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环节,应该坚持实践导向。即,突出实践能力业绩,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最终,让医护人员把论文写在诊疗室、手术台。这个意见,被前不久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基本吸收。□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王成栋付真卿

“很高兴我的建议被采纳了,距离最终转化成国家制度只差一步之遥。”3月9日,得知自己去年提的建议被采纳且即将转化成国家层面的制度,李为民很兴奋。

李为民为何要提这个意见?“要给我们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更公平的评价考核体系。”李为民介绍,这一切,都要从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说起。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李为民发现,不少执业多年、顶着高学历和高职称光环的医生只能算是“论文医生”,“这部分同行课题研究和论文做得都很好。”但遗憾的是,在实际的临床诊疗中,却成了“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院感知识、急救知识都不清楚。而平日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线诊疗中、没有做过多少课题和写过多少论文的医护人员,却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甚至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为他们长期在一线工作,经验丰富。”

李为民调查发现,“论文医生”之所以存在,与长期以来的卫生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有关。具体来说,评定职称时,某种程度存在“论文优先、课题优先”的导向。而这样的“指挥棒”对于真正在一线治病救人、没有多少时间做课题和写论文的医护人员而言,并不公平。

为此,赶在去年全国两会前,李为民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并提出专门意见。李为民透露,在建议提交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随即着手研究相关事项,“他们多次和我联系,听取我的看法和意见。”最终,相关文稿于去年12月开始对外征求意见,预计近期就可以印发、实施。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很荣幸有机会为基层的医护人员发声。更荣幸的是,这样的声音能够被吸纳采用。”李为民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