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阿布洛哈村村民乃保土呷在擦洗自家车辆,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建成当天,他就开回了全村第一辆私家车。
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何勤华 摄影 李强
“这个天气不适合起飞呢。”6月26日一早,刚刚起床的阿布洛哈村人乃保土呷转了一圈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说,刚下了一夜的暴雨,山谷里雾气太大、气流不稳,不宜起飞无人机。
这么关心无人机能不能飞,是因为乃保土呷正在“吃螃蟹”:备考全村首个无人机驾驶员执照。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年内拿到证书,前往乐山等地从事无人机运输工作。
“我有把握考上。”31岁的乃保土呷小学都没有读完,但他此前已经在短视频平台刷了近一个月的教程,并且在朋友处实际操作了几次。在他看来,自己已初步具备过关的能力。
这不是乃保土呷第一次考证。五年前的5月,乃保土呷考下了全村第一本汽车类机动车驾驶证。2020年6月30日,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建成当天,他就开回了全村第一辆私家车。更早在通车前的2019年,他拿出了1.5万元的积蓄,在重庆苦练两个月,拿下了全村第一个挖掘机操作证。
6月26日,阿布洛哈村村民乃保土呷准备开车去镇上。
为何执着于“考证”?
“为了过上好日子。”乃保土呷的回答很直白。他说,自己小学都没能读完,17岁开始外出务工后,吃够没有文化和技能的苦头。
乃保土呷说,从现实来看,文化方面仅靠自己短时间很难补上,但技能却能学得会。而且,考下这些证,也能实实在在让全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例如,考下了挖掘机操作证后,他的月薪从三四千元增至八九千元。学会了机动车驾驶证后,他能确保孩子们准时前往县城等地读书。而无人机驾驶员是当前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一旦拿下执照,自己的月薪很可能突破两万元。
“你也要努力学习哦,和爸爸比比看谁考得好。”说到这里,乃保土呷对女儿发出了“比赛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