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春风暖天府 以梦为马万象新

2021-02-09 10:25:3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1月27日,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右)和家人在新房前留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云摄


2月4日,战旗村的小朋友展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衡昌辉摄


1月24日,映秀镇博爱新村饭店的阳台上挂满了年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向宇摄


1月24日,映秀镇茶祥子茶庄主人的全家福。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向宇摄

公园城市

●成都规划建设天府绿道16930公里

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

串联生态区55个、公园239个、小游园323个

新增绿色开敞空间800万平方米

其中,锦城公园植入16个特色小镇

30个特色园、170个林盘院落

被誉为超级“绿环”,今年大运会前将整体呈现

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0年已超8000家,是2017年的2倍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近2万亿元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06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

●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684.8亿元

●军事电子装备整体实力居全国第1位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

●大数据应用指数居全国第4位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5位

●大数据发展综合排名全国第6位

脱贫攻坚

截至2020年11月

●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全省136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

●62.2万户贫困群众的农村危房得到改造

●295.9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喝上“干净水”

●全省贫困家庭2019年人均纯收入7690元

●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

高质量发展

GDP

2017年四川GDP36980.22亿元

2020年四川GDP48598.76亿元

2020年四川经济总量占全国GDP比重为4.8%

比2019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

●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达4.2万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1.6∶38.7∶49.7

调整为11.4:36.2:52.4

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3年来

●累计新设企业超过10万家

注册资本超过1.1万亿元

●贡献全省近1/3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

四川进出口额

●2020年首次突破8000亿元关口达到历史新高

进出口规模全国第8,增速位列全国第2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在大凉山腹地,与彝族同胞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在天府新区,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叮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战旗村,嘱托乡亲们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在映秀镇,祝福老乡们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生活……

3年过去,又一个春节到来之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重访当年总书记来川考察地,与老乡们唠家常,与干部群众聊变化。当年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如今正在变为美好现实。几年来,这些地方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干部群众有哪些新收获、新期许?请看前方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

现场回访

“回家只要8分钟!”

这条沥青路见证三河村巨变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云何勤华

2月初,初春的阳光洒在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一号安置点。一栋栋黄墙黑瓦的彝家民居错落有致,镶嵌在绿树环绕的大山里。村民吉好也求的女儿吉好有果正和邻居小朋友们玩耍,一会儿跳皮筋,一会儿捉迷藏,开心极了。

“只要8分钟。”村民节列俄阿木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我试过!”节列俄阿木所说的“8分钟”,是指从245国道昭觉分路口前往她所居住的安置点的车行时间。

从245国道往南是一条平整的沥青路,3年前,这条路还颠簸难行。“当时总书记就是沿着这条小路来到了我们村。”节列俄阿木说,“总书记始终惦记着我们,还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了我。”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的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在节列俄阿木家,总书记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一起分析当地贫困发生的原因,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2018年12月31日晚,电视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

3年过去,三河村和火普村都发生了巨变。村民都说,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的。

记者正在和乡亲聊天时,只听一阵摩托车的声音越来越近,原来是吉好也求和妻子赶场回来了。当天,他们驾驶着摩托车到邻近的洒拉地坡乡赶场,采购年货。和节列俄阿木一样,吉好也求对这条路也深有感触,他说,以前路不好,家里条件也差,去赶场要靠步行,得走一个多小时。现在,骑着摩托车,10多分钟就到了。

除了吉好也求所在的安置点,当地还建设了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截至2020年5月,9个安置点的147户建卡户,都分到了新房。

如何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驻村第一书记李凯告诉记者,三河村探索出“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不仅如此,村里还计划把乡村旅游作为长期融合发展之路,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开发彝族文化扶贫主题旅游线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离开三河村,记者驾车回到245国道,往西行驶10多分钟,就可从路口前往火普村。“我们村脱贫后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去年,我们获得了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示范村的荣誉。”刚见面,村党支部书记吉色次哈握着记者的手热情介绍,“都是托总书记的福。”

村民吉地尔子回忆起总书记到他家来的情景:“看得特别仔细,问的都是家常,感觉就像自家的吉莫吉西(亲戚)。”

吉地尔子边说,边带着记者走进厨房,指着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等一一介绍。“我家去年彝历年宰了两头猪。”吉地尔子指着房梁上挂着的香肠、腊肉,乐呵呵地说,“生活越来越好了。”

谈期许

争取把孩子们都送入大学

临近火普村,雾气正散,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一如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来时一样。至今,三河村和火普村的村民都还会说,总书记的到来,比金子还珍贵。

“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真的不敢相信。”吉色次哈感叹着。对未来,他心里充满了希望,“乡村振兴要跟上,特色产业要继续壮大,市场化的路子要走好,完整的产业链要形成……这样大家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曾远旭心里也有期许,“未来乡村振兴的大舞台,非常需要人才,我们要尽快培养后备干部、致富能手,也欢迎有经验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说。

“瓦吉瓦”,对于不少群众来说,现在的生活已经“好得很”了。“对未来最大的期许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我们尝够了没文化的苦,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吉地尔子说。吉好也求也表示,他一定培养好孩子,争取把他们都送入大学。

离开火普村,太阳高照,村委会上空,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大家都坚信,大凉山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场回访

兴隆湖3年进化

这张规划图正变成实景图

□王晋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平

从成都市中心出发,沿着笔直宽阔的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南下30多公里,视野愈发宽阔。不一会儿,就到了天府新区的兴隆湖。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府新区考察,结合视频、沙盘、展板,详细了解兴隆湖生态治理成果、沿湖产业规划布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

2月4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天府新区规划展示厅,站在观景台前,回顾新区的3年之变。规划展示厅位于兴隆湖南岸的一处高地,站在观景台前,不断生长的楼宇勾勒出新区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强说,2018年2月11日17时许,总书记一行来到这里。“站在观景台上,我们向总书记介绍,这是‘兴隆湖’,总书记问‘兴隆’是哪两个字?我们回答道:生意兴隆的‘兴隆’。”

如今,在规划展示厅的幕墙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天府新区的重要指示,熠熠生辉: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规划展示厅内,沙盘、展板与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看到的几乎是一样的。林强说,3年来,新区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3年前总书记看到的规划图、效果图,如今正一一变成实景图。

在具体的建设中,天府新区按照“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要求,锚固“70.1%生态空间”,依托山水湖泊的生态骨架,构建起“大开大阖、城绿共融”的空间架构。

兴隆湖就是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的一个缩影。这里曾是一个滞洪区,通过邻水营城、兴利除害、蓄水成湖,如今形成3平方公里的水面。

采访当天,不时有各种鸟飞过或栖息在湖面。经过打造的兴隆湖,鸟类从52种、几千只发展到如今的65种、3万只。

天气晴好时,站在湖畔,东可见郁郁葱葱的龙泉山,西可望莽莽起伏的西岭雪山。

“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天府新区也在探索与公园城市形态相匹配的“未来产业”。环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已经形成集科研、创新、孵化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中的创新策源地,成都科学城将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注重地上,更在乎“地下”。3年前总书记考察时关切的地下管廊系统,如今已建成综合管廊51公里、地下管线380公里、污水管网420公里。公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模式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谈期许

早日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在天府新区看来,决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这也是引领天府新区塑造公园城市话语体系的探索方向。

如今,天府新区已建成麓湖、麓山、兴隆湖3个国际化示范社区;鹿溪河生态区、天府公园、兴隆湖、湖畔书店等网红打卡地和市民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15分钟生活圈,正在全域布局。

林强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天府新区将始终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统揽城市未来发展,创新公园城市实践路径,促进城市动能变革,探索完善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指标评价、价值转化等体系。系统筑牢“两支撑”,把“创新策源”和“对外开放”作为天府新区城市演进跃升的关键支撑。

“我们相信,只要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早日建成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共享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就一定能实现将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样板’这三大愿景。”林强说。

现场回访

产值近百亿元

这条生产线交出创新答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2月2日,成都G8.6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全负荷运转。

从全球市场行情看,液晶面板价格已持续8个月上涨。这使得项目负责人孙学军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产能。

当天,孙学军带着记者来到生产线参观。虽是满负荷生产,但高自动化的生产线显得很“安静”。

“人工主要集中在检测板块。”项目研发负责人孙志华指向生产线的检测机位。只见工人将生产好的液晶面板放在专用检测光源装置上,仔细对面板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查看。

“当年,总书记来视察的就是这条生产线!”回忆起3年前的情景,孙学军很激动。3年前,总书记在这里与项目上的300余名员工见面,并勉励企业抢抓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总书记见面的都是我们的技术骨干,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孙学军说。正是这支年轻的技术团队,让生产线取得了优异成绩——去年,项目产值已达近百亿元,“我们也一直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具体怎么提高?“液晶面板中的一项核心技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是我们研发的重点。”孙学军说。

这是液晶面板中的一项“基础”技术。“之所以说它基础,是因为怎么生产都绕不开它。而这类技术的核心专利,都在外国巨头手中。我们正努力开发自己的专利,如能成功,就能真正有底气参与到更大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去。”

孙学军认为,总书记提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互为因果的。“有了自主创新才有竞争力,有了竞争力才能更好自主创新。”

“这几年我们的创新也不仅仅停留在核心技术,而是全面提升。”孙志华介绍,以液晶面板生产中的光罩工序为例,目前该生产线从6道光罩升级到了4道光罩。这一变化,能让生产效率提高15%。项目处于满负荷状态时,每月能生产14万张玻璃母版。而4道光罩的工序升级,则能让这个数字达到16万张。“按照当下仍持续上涨的液晶面板市场价格看,这将带来更大收益。”

收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上。项目研发团队有4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3年来,技术领域的攻坚克难虽艰苦,但也让这部分研发人员成为年轻的“老司机”。“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3年来我们收获的最大财富。”孙学军说。

生产线参观廊道墙上,挂着该项目所使用技术的优势:更极致精细的画质、更长的续航、更精准的触控、更高的性价比……在这个年轻团队的支撑下,这些特点正在为公司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在大力创新的姿态下,我们也在为中国产品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孙学军说。

谈期许

让大屏幕走入更多普通家庭

“此前,虽然液晶电视早就实现了4K、8K,但片源生态并未建立。也因此,消费市场对这一技术的兴奋度普遍不高。”孙学军认为,在新基建推动下,5G+8K将激发出消费市场的新热情。“5G信号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将为8K视频提供良好的传输通道,带来高清显示行业的新一轮热度。”

根据《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孙学军认为,优质的信号布局将让大屏幕走入更多普通家庭的消费场景,大屏显示行业的市场空间将大幅提升。“这是我们当下必须紧抓的机遇。”

此外,全球疫情背景下,“云端”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也对大屏幕产生了更多需求。“大屏幕能够为云端会议、远程教育等具体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如何为这些应用提供与之匹配的硬件面板,也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孙学军说。

现场回访

展示匠人的十八般武艺

这个村续写新的乡村振兴故事

□王晋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2月4日,阳光照耀下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同时还被另一种光照亮着——战旗村广场周边的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金色、银色的彩灯。“到了晚上更漂亮,很有年味,村民们吃了晚饭就会出来散散步、唠唠家常。”战旗村党委副书记李光菊告诉记者,村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让战旗村变得更好,是我们的心愿。”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战旗村视察时,嘱托战旗村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当时,李光菊就在现场,“感觉既自豪,又倍感压力。走,我带你去看看这几年村里的变化。”

第一站,是总书记曾到访过的“精彩战旗”特色产业在线服务大厅。2018年,总书记在这里从非遗传承人赖淑芳手里购买了一双唐昌布鞋。如今这里的陈设,基本跟3年前一样。但也有一些变化,李光菊说:“我们把这里很多东西的制作过程,‘搬’进了乡村十八坊。”

酱园、鞋店、豆瓣坊、蜀绣、竹编……2018年开业的乡村十八坊,是由村集体全权出资打造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彰显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让村里的传统匠人有了展示手艺的平台,为村集体经济开辟一大全新增收渠道。

古色古香的乡村十八坊不仅吸引了赖淑芳,还有曾经的歌手、战旗村村民王辉。“当时受到村干部邀请,我考虑再三后决定回来,毕竟这些年村上的变化有目共睹。”回乡后,王辉在乡村十八坊开起了辣椒坊,如今已有好几家分店。

在外做生意几十年的赵培健也被家乡的发展所吸引,回乡将村里的凤冠酒厂恢复起来。2019年底,凤冠酒开始对外销售,很快便获得了日销万元以上的好成绩,“回乡造酒,就是要为战旗村守好这颗匠心。”

3年时间,战旗村的变化,不止一处。转完乡村十八坊,李光菊又将记者带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景点——壹里老街。“这里是村上利用村民闲置的后房、偏房打造的小吃一条街。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个直播团队,计划创立属于战旗村的网络带货品牌。”

在距离壹里老街不远的地方,是已经打造好的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村振兴博物馆、豆瓣博物馆,再远一点是吕家院子美食林盘……李光菊说,现在的战旗村已经华丽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战旗村还与郫都区国资平台合作,建立起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探索“研学+旅游”的路径。自开办以来,培训学员超4万人次。

去年,战旗村景区共接待游客79.4万人次,实现全口径旅游营业额5786.5万元;全村集体资产达7200万余元,集体经济收入580万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余元。

谈期许

让乡亲们的荷包越来越鼓

“去年,村级建制优化调整后,战旗村变大了,辖区人口从过去的1704人增加到4493人。”李光菊说,自己肩上的担子也因此更重了,“我们计划,未来5年力争让村集体年收入冲上1000万元,让人均纯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关怎么冲?台阶怎么上?李光菊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我们一方面要立足现有发展情况,将战旗村老片区的一些项目尽快完善;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打造合村之后的新战旗片区。在保留其原有川西林盘特色的基础上,将它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作为村两委干部,李光菊打的是整个战旗村的大算盘,而每个战旗村村民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赵培健说:“既然选择了回乡创业,我就要用自己的能力,让战旗村的凤冠酒香飘到更远的地方,让跟着我干的乡亲们,腰间的荷包越来越鼓。”

李光菊说,不论是大算盘,还是小算盘,其实都抱着一个共同目的:让战旗村更加名副其实。

现场回访

一条街都吃上了“旅游饭”

这拨映秀人“越干越带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临近春节,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居民杨云刚特地把自己的博爱新村饭店好好“打扮”了一下。大门上方,“感恩祖国”牌匾擦得锃亮;二楼,挂满密密麻麻的香肠腊肉;三楼插上五星红旗;临街招牌上,“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大字格外显眼。

“总书记3年前来我店里磨豆花,说‘越磨越带劲’。我也想告诉来映秀的每一个人,我们映秀人民的生活,现在同样越过越带劲,越过越幸福!”杨云刚乐呵呵地说,满是皱纹的脸上漾出幸福。

2018年,总书记在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后,映秀开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培训小镇,游客越来越多。

第一个客流高峰在2018年春节到来,让杨云刚猝不及防。“那几天我家16张餐桌要翻四五轮,好多外地游客排队都想尝一口我们的生态腊肉、石磨豆花和酥肉。”他算了算,“每天要赚两万多元!”春节过后,他果断把二楼整理出来做了包间,餐馆提档升级。去年,即使受疫情影响,“也差不多赚了五六十万元。”

眼看在家里就能赚到钱,外出打工的居民纷纷回流。

“以前东莞大道上的餐馆只有4家。现在街上有中餐馆、火锅串串香……”杨云刚指着街道两侧密密麻麻的店铺说,“好多人都把底楼改成了铺面,这条街上的馆子就有70多家,镇上的民宿也有90多家。”

动心的居民就包括原本在修理厂上班的彭强。他把自家房屋腾出来,又租了一套,投入60多万元装修出了7间民宿。“莫看去年有疫情,夏天几乎天天客满,只有冬天的这两三个月是淡季。”以前,彭强干修理工作又脏又累,一年才赚5万元,“去年一年,开民宿净收入就有8万元。”

投入巨资,啥时候才能回本?

“这个我不担心。”彭强说,他早打听到整个阿坝都在搞康养旅游,“映秀山清水秀,交通也便利,从都江堰到四姑娘山的山地观光小火车在映秀就设有一个站。以后来这里的游客肯定多!”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靠旅游业挣钱。”映秀镇党委书记欧旨勇说,“现在我们是几条腿走路。搞培训小镇,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要在映秀设点,博鳌亚洲论坛防灾减灾分论坛也要放在映秀。以后光是到映秀培训的学员一年就有望达到15万人次。人气有了,老百姓赚钱的机会就多了。”

一边搞培训、发展旅游,一边兼顾种植、搞香肠腊肉加工厂等集体经济,既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也让群众受益。去年,映秀搞培训赚了3000多万元,给入股的百姓分了160多万元。杨云刚则参加了镇上停车场修建入股,“只投了两万元钱,年年都要分到2000多元。”

今年春节,杨云刚杀了6头猪,做了上千斤腊肉。这几天又买了两万多元的肉继续腌制。他熟练地往腊肉上抹佐料,“太香了!现在的生活,带劲!”

谈期许

把酥肉和黑茶卖得更远

“我们映秀的酥肉,真的好吃,好多客人来了必点这道菜。但是他们吃了带不走啊!”谈到未来,杨云刚已有了“小目标”:“我想办一个酥肉加工坊,机械化生产,做真空包装的酥肉。不但客人可以带走,还可以快递到全国各地去。总书记嘱咐我要好好干,我就要一直好好干,把酥肉做好,让大家吃得满意,介绍更多的人到映秀来。这样我们映秀的人气就更旺了!”

有同样心愿的,还有映秀镇“大土司”黑茶制茶人蒋维明。3年前,总书记听说蒋维明店里的窝窝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鼓励他们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我们这几年就在‘精’字上面下功夫,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管控,还制定了自己的制茶标准。”蒋维明说,作为一个手艺人,希望自己和同伴能够一直以匠人之心把茶做好,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也希望能够把产业做实,让当地群众能够借此增加收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