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产值突破31亿元,宁南蚕桑产业谋变

2025-02-07 09:55:55来源:川报凉山全媒体编辑:李天锐

徐彬 四川在线记者 何勤华

“2024年,我们农场共产茧37500公斤,养蚕收入206万元,其中纯收入80万元。”近日,在宁南县蚕业发展大会上,来自王作海蚕桑家庭农场的王埸介绍。只有27岁的王埸已有近7年的养蚕经验,他的父亲王作海是宁南县远近闻名的“养蚕状元”。

养蚕。吕甲摄

从最初一年只养几张蚕,到现在一年养750张蚕,王作海一家的养蚕经历,印证了宁南蚕业的发展历程。据了解,2024年,宁南全县全年养蚕33万张,产茧30.2万担,农户售茧收入8.46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1亿元。

经验从作坊式到工厂化

对自家多年来的养蚕经验,王埸用一句话总结:“规模化养殖,精细化管理,改变作坊式养蚕的老法子,走上工厂化养蚕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升级迭代。”

从农户家庭散养,到规范化精细化养殖,宁南也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当前蚕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2024年,宁南县整合乡村振兴、移民后扶产业、园区奖补等资金2300余万元,支持优质桑园、养蚕大棚和共育室建设。目前,蚕桑产业已成为宁南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培育产业龙头是宁南县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县重点培育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从桑园质量数量管控,到稳保蚕种生产供应,再到蚕业延伸链条拓展,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如今,该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已经显现——一方面,实行保底价格收购蚕茧,保证蚕农收益,另一方面,牵头加大对项目占地桑园的补栽、补植力度,加强桑树资源保护。“202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4.66亿元。”南丝路集团董事长林平介绍。

售茧。陈国荣摄

目标从“蚕+桑”到“蚕桑+”

擦亮“中国蚕桑之乡”名片,宁南提出,要建设20万张产能的蚕种繁育中心,结合数智控制系统,打造标准化蚕种繁育生产线,保证蚕种稳定供应,拓展外部市场。“通过3年至5年的时间,把宁南打造为国内优质蚕种生产和供应基地。”宁南县副县长吴玮表示。

当前,南丝路集团正推动200万米6A级昆虫蛋白纤维织造项目落实落地。林平介绍,该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茧、丝、线、绸”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重构产业集群,宁南县还提出,要继续推进国家级粮桑产业园创建工作,全面推行“粮+桑”高效套种模式,打造20万亩优质粮桑基地;推进茧丝产业向后端织绸、印染、服装和床上用品产业进军;同时,加快推进桑枝食用菌有机肥厂建设,建立完善“桑枝+菌+蚕沙+肥+桑”产业链条,形成蚕业发展和增收的新途径。

吴玮介绍,该县发展蚕业过程中还将着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全县形成“高效一产、优质二产、精品三产”的蚕业发展格局,打造“蚕桑+温泉康养”“茧丝+大国重器”“菌菇+桑果”等多条旅游线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