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聚焦丨产业新路、通村新路,昔日“悬崖村”今日“幸福村”的乡村振兴路——
阿布洛哈村的“新路”在延展

2024-06-07 14:51:1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李天锐

6月7日,四川日报一版刊发文章《阿布洛哈村的“新路”在延展》,聚焦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四年来,从交通发展、民生改善、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见证昔日“悬崖村”到今日“幸福村”的发展巨变。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 李天锐 凉山观察 王荣升 李思行

6月5日,清晨的薄雾散去,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开始热闹起来。见到记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吉列子日热情地说:“还是快,路通了就是方便。”

实际上,记者当天早晨7时左右从西昌出发,经布拖县城,赶到阿布洛哈村时,已近12时。但即便这样,在不少村民心中,阿布洛哈村的出行已很方便了。

村民本子日格说:“没有通路时,别说到西昌、到布拖,我们到原来的乌依乡,爬山都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一早坐车去布拖赶场,买了东西回来才下午两三点,方便。”

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2020年6月,历时1年修建的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实现车路双通。4年过去,记者视线所及,这个坐落在高山深谷间的“悬崖村”,修起一栋栋新房,种下一株株脐橙,迎来一拨拨游客……从当年的“悬崖村”变成“幸福村”。

老照片里的小孩 返乡住新居买新车

采访车驶离布拖县城,翻越一座座高山,经过拖觉镇、拉果乡,逐渐驶入西溪河谷一侧的山缘上。来到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在2、3号隧道间的钢桥上行驶,有多年驾驶经验的驾驶员都感叹这悬崖峭壁上修路的壮举。

进村后,记者先来到四川交通扶贫陈列馆。和记者同行的,是23岁的村会计阿达牛色。“你看,这是我小时候的照片。”在陈列馆第一篇章“被大山隔绝的彝村”,阿达牛色停下脚步,在一张黑白照片前介绍起来。

照片里,低矮的房屋、破损的围墙,都显示着当时的生活环境。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躺在畜圈上方的木条上,眼神清澈地望着远方。阿达牛色说:“那时候我还没有读书。要是现在,这个年纪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

他对小时候爬悬崖去读书的场景记忆犹新。“害怕,本来路就很危险,有时候还看到许多野猴子蹿来蹿去。”

此后,在外艰苦求学的阿达牛色,并没有因为畏惧而忘记家乡。家乡的变化,他时常牵挂于心。2021年的一天,从西昌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在外务工的他,接到吉列子日的电话:“村里文化水平高的人不多,你愿不愿意回来一起建设家乡?”阿达牛色没有犹豫,立即答应了。此时,距通村公路建成已一年多。阿达牛色认为,村里路通了,新房也建好了,但村民们要真正致富还需要人才和技术,他愿意为家乡发展尽力。

离开陈列馆,阿达牛色带记者来到他的新家。两层的楼房,楼上是卧室,楼下是客厅和厨房等。客厅的电视墙上,是一幅阿布洛哈村的山水画。巍峨的山峰、幽深的峡谷,映上远处的蓝天,正是他心中最美的样子。

结婚前,阿达牛色买了一辆车。如今,不管是带父母妻子去县城逛逛,还是送妹妹读书,开车都十分方便。甚至有时候去远一点的地里干活,都可以开着车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摩托车开进村里。吉列子日介绍,村里已有10多户家庭买了小轿车,10多户家庭买了摩托车。

阿布洛哈村民居旧貌。

阿布洛哈村民居新貌。

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带领村民谋“新路”

阿布洛哈村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可谓寸土寸金。行走在村里,记者发现,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几乎都种上了脐橙。

“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766元。”吉列子日说,这几乎是退出贫困村前2019年的2倍。2017年3月,时年22岁的吉列子日成为阿布洛哈村第二任村支书,他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推动村民收入成倍增长的,有多个“加速器”。其中,脐橙产业非常重要。2020年4月,就在车路双通前一段时间,村里开始发展脐橙产业,一株株脐橙苗扎根“悬崖村”。2022年,60亩脐橙挂初果。2023年,收获脐橙1500公斤,收益3万元。

2023年5月,在5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阿布洛哈村第二期310亩脐橙成功种植。“预计三四年见成效。”吉列子日说,以后每年丰收季节,脐橙价格预计可以卖到每斤5元以上,让村民实现就近增收致富。

在吉列子日看来,脐橙的种植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大家的观念。第一期种植时,村民大多还在观望。看到卖价不错、客商进村收购时,大家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

村里还组织种植凯特芒果、小米芭蕉、白魔芋、青花椒等特色作物,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养殖黑山羊600多头、牛80头,新建养殖基地,让村民致富增收。以黑山羊为例,仅2023年,全村黑山羊销售收入达2.6万余元。

阿布洛哈村的村集体经济为全体村民参与,村民成为股东,共同参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2023年以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万余元。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阿布洛哈村还实施民宿、星空帐篷、感恩池、停车场、隧道景观等建设,村貌越来越美。去年以来,已吸引1万余人次游客进村参观。其中,村里的首批4间民宿已有了收益。

阿布洛哈村还在谋划新修另一条路。“我们村因路而兴。现在,村民已不满足这条通村路,又想修路了。”吉列子日说。原来,建设中的沿江(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G4216线),在阿布洛哈村邻近的布拖县牛角湾镇有一个出入口。吉列子日说,如果阿布洛哈村隔壁的拉果乡伟木村能修建一条4.69公里的道路连接国道G353线,从而上到G4216线,那么,周边地区发展将进入“高速时代”。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