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⑫丨石榴农夫董以军:扎根大地的“土专家”

2024-01-22 09:25:00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云

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的“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火热进行中。日前,三十多年在农村基层一线,从事石榴生产实用技术研究,对石榴生产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董以军成为我们首批关注对象。

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人物名片

董以军,男,汉族,1965年2月生,凉山州会理市人,高级农技师。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三十多年在农村基层一线,从事石榴生产实用技术研究,对石榴生产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始终致力农技科研、硕果累累。先后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称号。现任会理市铜矿村农民夜校校长、会理众博生态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首席专家。

董以军在地里劳作。

1月21日,正值会理石榴冬季管护期,位于凉山州会理市鹿厂镇铜矿村的石榴园里,处处可见村民们劳作的身影。“冬季管理很重要,要做好清园、除草、保墒……”每遇到有村民在田间,董以军都会叮嘱几句。

董以军查看蓄水池。

1992年,董以军当选为铜矿村村委会主任,为全村制定了“粮食畜牧打基础、石榴做支柱”的产业发展方向。但干旱缺水却成了困扰全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他自费四处考察、自学钻研,从广西考察后,开始自己做实验,又请来工人帮忙做焊接,尝试做了一个6000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没想到这个蓄水池不仅成功了,还用到现在。

此后,附近的不少村民都找到董以军,请他帮忙修建同样的蓄水池。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如今在铜矿村的山坡上,使用柔性防渗蓄水技术修建的蓄水池星罗棋布。董以军以这个技术改变了铜矿村缺水的面貌,改善了传统蓄水池易裂、造价高的弱点,为村民走上致富路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一技术,董以军在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成了大家佩服和感激的“能人”。

1995年,董以军因工作出色被会理县委聘为鹿厂镇副镇长,专门负责石榴等特色产业发展。2年后,他辞职回村做研究,在自己的田里做实验,历经7年,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石榴生产经验,研制出适用于精品石榴生长的优质、全价复合肥配方,并将这些经验,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做示范,引导村民种植石榴。

经过近20年的努力,铜矿村石榴种植面积上万亩。同时,董以军带领村民采用安装振式杀虫灯、果品套袋、铺设反光膜等物理杀虫技术,在铜矿村建成无公害石榴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石榴色鲜、个大、味纯,备受消费者和商家青睐。他注册、重组了“铜矿村石榴产业协会”,铜矿村石榴也远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的铜矿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宽带,用上了5G网络,开上了汽车,住上了楼房。

“我自己家去年有5000多棵石榴树丰收,收入在村民中只算一般的。”1月21日,记者联系上董以军,他谦虚地告诉记者。在他的带领帮助下,会理市铜矿村干旱缺水早已成为历史。目前铜矿村不仅发展成为会理市石榴产量最高、种植规模最大、石榴品质最好的专业村,还成就了不计其数的农民种植大户、万元户、十万元户、百万元户。“有村民年收入150多万元。”他自信地说。

董以军在农民夜校上课。

在铜矿村,董以军是村里农民夜校的校长,他讲课内容包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农业实用技术到农业产业化、从农作物的管理到病虫害的防治……内容生动、形象、接地气。他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还热衷于公益培训,先后到凉山州美姑县、昭觉县、布拖县和甘孜州部分县进行培训、经验交流,30年来义务培训农民110余万人次。

(图片由会理市委组织部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