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丨邛海古村落带火“民族风”旅拍

2025-02-07 09:52:46来源:川报凉山全媒体编辑:李天锐

四川在线记者 何勤华 陈昊 凉山观察 李思行/文 何海洋/摄影

2月6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凉山州西昌市海南街道的大石板古村,遇到了正在这里旅拍打卡的游客陶凯。

“在这里体验民族风情非常值得。”陶凯身着彝族传统服饰,他说,这里的民族文化氛围很浓郁,看着这些建筑、街道,穿着这身衣服,搭配得很好。经过拍照打卡体验,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又加深了。

大石板古村旅拍。

古村落藏着60多家旅拍门店

在大石板古村,尚影旅拍店店长何小先和化妆师、摄影师都忙得不可开交。“这几天人少一些了,春节那几天人多,忙不过来。”店里,不少游客正在化妆,然后在摄影师的带领下去拍摄。

大石板古村位于西昌邛海南岸,青山绿水、“网红地标”、文旅融合……都是这里的关键词。

大石板古村旅拍。

当天,和游客陶凯一样在这里旅拍打卡的游客不少。在灵鹰寺附近,多位游客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出各种姿势,随着摄影师按下相机快门,一张张照片定格下游客的微笑瞬间。如今,“民族风”旅拍已经成为游客打卡大石板村最热门的方式。“景区+民族服饰”的模式带来了新流量,也为周边村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大石板社区党委副书记尹俊介绍,目前,大石板古村有60多家旅拍门店。“文旅+旅拍”进一步释放了景区经济活力,让新业态带动和链接住宿、餐饮等各种旅游资源持续发展,为海南街道的文旅产业赋能,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春节期间,约1.6万人次到这里体验旅拍,旅拍收入实现400多万元。

何小先说,春节期间,店里每天都有2000多人拍摄。“我们接待的游客,远的有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份的。”

大石板古村旅拍。

“旅拍热让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充分结合,展现出了我们大石板村的独特风韵。”家住大石板村的宋维在古村开了摄影工作室,专营民族风写真拍摄。

旅拍的兴起,不仅吸引了大批热爱旅拍的游客前来打卡,更通过旅拍将民族服饰文化、古村的秀美风光、彝族的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助推大石板村地域旅游品牌的建设。

据了解,为维护旅拍市场秩序,西昌市海南街道办对接文旅主管部门,针对旅拍类新兴业态制定出台《大石板旅拍行业高质量服务标准》,对旅拍提出明确规范,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大石板古村旅拍。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虽然春节假期已结束,但大石板古村,两旁分布着各种商铺、旅店、茶馆,红灯笼高挂,年味十足。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味地道美食,选购特色商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昨天到的西昌。”成都游客杜京城告诉记者,当天上午逛了邛海,下午来到大石板村。想着春节后错峰旅游,结果发现这里游客还挺多,像还在过年一样。

大石板,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和驿站。旧时,这里是西昌至普格、宁南的必经之地,来往行人客商都要在此食宿,街上商贾云集,十分热闹。

2019年,大石板乡村振兴一期项目启动,以保留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为核心,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重构,通过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等建筑手法,让古村有了“面子”,更实了“里子”。

同时,大石板依靠“古村落+新民宿”的双轮驱动,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从传统农业、渔业开始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逐步实现市、街道、村社区的功能互补,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蜕变后的大石板黛瓦青砖、古寺巍峨,田园般的闲适成为市民与游客的“诗和远方”。

2022年11月3日,大石板二期项目亮相,打造了一条集古村风情游览环线、田园度假游览环线、运动研学游览环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2024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大石板“丝路古村变景区文旅融合促振兴”入选“十佳”案例。

大石板古村旅拍。

从春到冬,新春游园活动、大石板巡游、乡村音乐节、茶马文化假日体验季、清明主题活动……一项项精彩的文旅活动,让大石板成为了西昌的文旅新引擎。

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大石板开展了风车艺术展、坝坝宴、非遗体验、篝火晚会等活动,吸引来近30万人次游客。

尹俊表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石板古村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游客们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