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凉山全媒体中心记者 罗加山 何勤华
“过去50年,我国近3000个天然湖泊已减少1000个,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11月17日,河湖公园建设(西昌)论坛举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赖明的这句话让150余名与会者为之叹息。
当天,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地方党委代表等就以河湖公园为抓手,建设美丽河湖,助推脱贫攻坚,共享实践经验,交流研讨、建言献策。
河湖公园是水利风景区的升级版
当天上午,与会嘉宾在西昌邛海考察河湖公园建设等情况,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边走边看,对这里的环境不停点赞。
“我们的城市都是围绕水线布置。”西昌市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以来,西昌累计投入50多亿元用于邛海生态移民、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邛海水质从Ⅲ类全面恢复并稳定在Ⅱ类,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
“一片蓝天、一抹新绿、一池碧水都是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争相炫耀的‘奢侈品’。”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说,河湖公园建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有效举措,是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有力抓手。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湖公园是水利风景区的升级版,在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是一个充满朝气和蓬勃发展的事业。推进水利风景区向河湖公园建设管理纵深发展,是生态治理与发展转型互促共进之路,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
9个河湖公园建设试点成效初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把河湖公园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川模式“。
根据《四川省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省优选了首批9个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当天的论坛开幕式上,9个试点正式获得授牌。
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成为试点之一。近年来,凉山州把水生态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突出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启动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建设,以西昌、德昌、冕宁、喜德为四大中心区域,完善提升安宁河水系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沿线滨河特色景观城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世界阳光生态河谷。
本次论坛之前两周,西昌举办了2018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
与此同时,中国(仙海)首届河湖旅游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举办,仙海集水文化、水生态和水休闲产业于一体的建设发展模式,赢得全国各地来宾的一致好评。
“事实证明,四川河湖公园建设不是纸上谈兵、形象工程,而是能培育产业、产生效益、修复生态、惠及民众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胡云表示,2015年初,四川启动河湖公园建设研究工作,通过探索,今年8月1日起,全国首部省级河湖公园地方标准——《四川省河湖公园评价规范》正式实施。
构建江河湖库生态新格局
我国江河湖库水生态面临严峻形势,一个个湖泊、水域的消失、衰减,伴随的是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减少。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水灾害加剧等水生态问题相互叠加,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赖明说,要完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重视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与治理,加强大江大河的治理与保护,构建江河湖库生态新格局。
当前,凉山正处于脱贫奔康、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凉山州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快河湖公园建设,拉动河湖生态旅游,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体系,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助推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建议,要加强水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管理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共同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合力。
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应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河湖公园建设,运用生态化、文化化理念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功能丰富的河湖公园,还人民群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良好水生态系统。
胡云表示,四川将始终坚持与脱贫攻坚、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安全河湖、生态河湖、开放河湖和文化河湖“四个河湖“建设,扮靓美丽四川。
延伸阅读
河湖公园是指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河流、湖泊及其沿岸山林、农田、城市(村镇)水岸等(包括水利设施形成的各种水体及周边范围),以保护性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景观为目的,兼有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科学研究等功能,实现河湖及其沿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