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海上的诺苏火布》在蓉公演 艺术展现彝族儿童成长与追梦

www.scol.com.cn  (2018-04-13 10:44:4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云  


《海上的诺苏火布》剧照。

号角和鼓点悠然响起,月亮升起在湛蓝的天空。“巨轮”缓缓驶入,船长和大副一人手持望远镜,一人在船头望向远方……4月12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由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联合省剧协、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彝族题材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公演。

《海上的诺苏火布》将目光投向彝族儿童,关注他们与亲人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并融合了彝族传统的文化与传说,讲述了一个展现当代彝族儿童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和追梦的故事。□本报记者余如波文/图

①身处大山心向大海成长故事打动人心

“我曾问梦你在何方,梦说你在我的故乡,我听见月光里的海浪,我看见阿普写满地图的手掌……”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你眼睛里的海》,《海上的诺苏火布》徐徐拉开帷幕,引领观众走近彝族儿童。

凉山深处的一个村庄,村里的成年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少年诺苏火布跟着爷爷长大,经常听他讲关于大海的故事。爷爷让他把大山想象成一艘巨轮,诺苏火布担任船长,并“任命”捡到的小狼崽为大副……在成长过程中,“船长”和“大副”的友情历经考验,他们有过误会、失望、彷徨甚至迷失方向,但最终勇敢面对自己、改正错误。

演出过程中,舞台上的大山幻化成巨轮,不同的动物形象竞相亮相,结尾高潮部分更出现一只巨大的热气球,写实、写意相结合的舞美掀起阵阵高潮。“创作之初,我们的想法就是打造一部带有童话色彩,好看、好听、好玩的舞台剧,其中包括有趣的故事、好看的舞蹈、好听的音乐、好玩的游戏。”《海上的诺苏火布》导演洪少卿说。

跌宕起伏的剧情与设计精巧的舞美,让全场观众沉浸其中。尤其是目睹“船长”和“大副”友情破裂等情节时,许多小观众更是眼含热泪。然而不少人也有疑问:凉山地处内陆,怎么就跟海联系在了一起?

“许多彝族孩子没有机会看到大海,但关于更大更远世界的渴望,给了他们一双翅膀。”该剧编剧之一、来自凉山的吴瑜婷说,作品从头到尾并未出现真正的海,意在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海’可能是故乡,可能是亲人的守护,也可能是梦想。”

②彝族元素有机融入本月启动凉山巡演

去年12月,《海上的诺苏火布》在成都首演。“展现彝族儿童成长历程,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春节刚过,该剧主创团队奔赴凉山,在西昌、越西、昭觉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采风创作。“每到一地,我们都走进老百姓家里,和彝族小朋友同吃同住,跟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听他们讲故事。结合所见所闻,我们对唱词、对白进行了很多细节上的打磨提升,更能够真实反映当代彝族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吴瑜婷说。

借此机会,此次上演的《海上的诺苏火布》还大量融入彝族文化元素,如传统歌舞“朵乐荷”以及彝族特色的摔跤、斗牛、火把节等。音乐上,则以口弦、马布、月琴、编钟等彝族传统乐器融合现代儿童音乐。

“舞台上梦幻的色彩,就像照亮心扉的一缕阳光,带孩子们进入到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感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每个人都从中品味到不同的人生滋味。”洪少卿认为,一部优秀的儿童剧,可能对一个人甚至一代人产生影响,《海上的诺苏火布》在绚烂的彝族风情下,更尝试深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诺苏火布的成长,串起了亲情与友情、梦想与勇气、人与自然等主题,抒写了彝族儿童不甘贫困,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春能量和精神特质。”

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到5月,《海上的诺苏火布》将在凉山各地巡演20场,6月开始启动省外演出。“让观众们关注凉山彝族儿童,感受他们在新时代励志远航的决心和勇气。”

专家观剧:让人想到《狮子王》这样的作品

本报讯(记者余如波)“我没有提前看过剧本,但是演出过程中多次被触动泪点,击中心灵中柔软的部分。剧中演员表现都很出色,很好地展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情表达可信而自然。”4月12日晚,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演出结束后的专家研讨会上,著名剧作家、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感慨良多。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都坦言被《海上的诺苏火布》打动。“如果观众事先知道凉山地处山区内陆,就会更加赞叹作品以‘海’为主题的创意点,这让主创更有发挥的余地。”戏剧理论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祥林已是第二次观看该剧,他认为作品有一种当代儿童剧中久违的质朴感。“越是朴素的道理,越是朴素的处理方式,可能越具有哲理性和回味余地,越具有人性的普遍性。”

“它不是简单地鼓励人们走出大山,走向大都市,而是对人性保有信心,发掘人性中向善的一面,这样更能达到‘扶志’和‘扶智’的效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罗怀臻则表示,该剧的创作水准和思考深度,可以与国内外不少经典儿童剧相媲美,甚至让人想到动画片《狮子王》这样的作品。“希望作品能走出四川,让北京、上海乃至国外观众看到。”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