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大凉山盛开残疾人艺术之花

http://www.scol.com.cn  (2016-11-11 10:02:4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云  

“搭建特殊才艺出彩平台,增强残疾人文化自信。”“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全社会都来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这几天,走在凉山州西昌市大街小巷,这样的标语横幅随处可见。

以“自强、圆梦”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于11月10日至11月14日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全省残疾人的艺术之花即将在大凉山盛开。

本届艺术节设9个参赛项目,全省各地的残疾人才华横溢,艺术佳作云集,选送美术作品45件、书法作品45件、摄影作品43件、微电影27部,投票时间11月8日结束,进入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官网,可以看到,展评投票的总访问量达633414人次,网络投票达155434人次,网络票选的前三名也出炉。

□禅心何流 图片由凉山州委宣传部提供


凉山州残疾人陈某(视力)的摄影作品《绝对领先》

精心筹备文化艺术盛会

2011年,省政府决定四川省每四年举办一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2011年5月,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在绵阳市成功举办,并确定第二届的承办地为凉山州。因2015年四川承办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所以本届艺术节延至2016年举行。

目前,凉山州共有30.69万名残疾人。长期以来,凉山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大力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实施“普惠+特惠”政策,残疾人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康复服务不断拓展,合法权利得到切实维护,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

艺术节花落凉山后,凉山各界高度关注,精心筹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今年9月,艺术节总体方案制定出台。凉山州还积极与省残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积极对接艺术节相关事宜。

9月底,凉山州成立了艺术节筹备委员会,由州委书记和州长担任主任,州级相关领导、相关部门为成员。筹委会下设办公室,同时设综合、演出比赛、场地布置及展示、接待、宣传、安保、医疗卫生及食品安全保障、志愿者服务工作等八个工作组,各组抽调工作人员并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落实办公场地,迅速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全力保障筹备工作的高效运转。

会歌和吉祥物出炉

按照《凉山州承办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总体方案》的要求,凉山州筹备委员会于8月初面向社会发布了本届艺术节会歌、吉祥物征集公告。并以发函的形式请求各市州残联利用当地新闻、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及专门渠道资源优势积极宣传征集活动,在全州范围内通过各级政府和残联系统广泛宣传,让更多人知晓并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征集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自征集活动开始至8月31日活动结束以来,凉山州筹委会办公室共计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各地的作者报送的会歌应征作品74首,吉祥物应征作品5幅。经专家组评选,州筹委会审核,省组委会审定,最终确定《走在阳光路上》为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会歌,《阿诗诺》为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吉祥物。

吉祥物《阿诗诺》的作者说,以邛海湿地最美丽的海鸟——白鹭作为创作原型来设计。白鹭是长寿、幸福的象征。白鹭在向上奋力振翅,寓意着进取、努力和飞跃,这种进取、努力的飞跃精神正是残疾人特有的自立自强的奋进拼搏精神,象征前来参加艺术节的残疾人,将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吉祥物的造型上,由于白鹭的头上那三根漂亮的长羽毛最有特点,所以,作者在吉祥物的头上也做了三根金色的羽毛,作为吉祥物阿诗诺的头饰。在服装和鞋的设计上,运用了彝族的小坎肩做为吉祥物的服装,让吉祥物显得干净、利索、精神。衣服的正面加上“火”的图案,表达凉山人对火的图腾的崇敬,以及对远方客人的热情大方。


凉山州残疾人江某(肢体)的摄影作品《彝乡模特儿》

9个项目展现良好风貌

据了解,此次艺术节由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凉山州人民政府承办,旨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繁荣特殊文化艺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残疾人群众文化,增强残疾人文化自信,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此次艺术节以文化引领为抓手,将设声乐、器乐、舞蹈、语言(戏剧小品、诗歌朗诵)、美术、书法、摄影、工艺品、微电影等9个参赛项目。个别极具残疾人特色的文化艺术项目设立特别奖,将集中展示5年来四川省内各市(州)残疾人文化艺术发展成果,并进行网络展播展示展评活动。

通过艺术节作品(节目)和展览,将全面反映残疾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在反映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尊重、关心、帮助和支持的同时,凸显残疾人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充分体现四川地方文化特色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残疾人特殊的艺术才华。


凉山州残疾人吴某(言语)的美术作品《富贵牡丹图》

点赞残疾人

独臂青年畅游水底

杨某是盐源县卫城镇大窝村人,11岁时,因不小心触碰变压器被电被截去左肢。从小喜欢游泳的他,并未因此被打击倒,反而充满积极向上和超越自我的决心,他想证明自己,一只手也能向前游,也能够得着前方的目标。

2009年,盐源县残联推荐杨某到四川省体育局参加游泳选拔赛。2010年,经凉山州残联选拔,他进入凉山州残疾人运动员队伍,得到系统训练,并参加了当年举办的省残疾人游泳比赛。

2012年,杨某进入四川省残疾人游泳队。寒来暑往,他始终刻苦训练,技能不断提高,耐力不断增强。在2013年全国22岁以下残疾人游泳锦标赛、2014年四川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等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疾人暨第六届特奥会火炬传递中,代表凉山州参加了火炬传递。近年来,在省级残运会游泳赛中,共计获得3金2银1铜的荣誉。

他说:“游泳给我打开了黑暗中关闭的门窗,给我带来了痛苦中的幸福,给我带来了残缺中的完美。”

发明养蚕升温炉获国家专利

41岁的陈某是宁南县葫芦口镇支鲁村人,出生仅6个月时,由于感冒发烧被乡村医生打错针导致一条腿残疾。幼年时代,陈某也曾有过自卑心理,但小学班主任的一句“身残志不残”开启了他紧闭的心门,让他变得开朗乐观。

初中未毕业,因家庭贫困的他只能辍学,自谋生路。为了生活,陈某赶过马车、学过木工、电器修理等。

蚕桑是宁南县的第一富民支柱产业,但晚秋蚕饲养期间,遇到气温骤降,对幼蚕来说就是灾难。2005年,陈某得知老家气候变化,蚕农损失惨重,心里便萌发了发明升温炉的想法。他着手研究幼蚕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分析传统升温方式的弊端,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研究与改进,终于发明升温炉。经测验,使用升温炉的蚕房,单产比以往增加了8公斤。升温炉投入市场后,受到广大养蚕户的好评,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权。

陈某成功了,但他没有忘记关心身边的残疾人,标价398元一台的升温炉,残疾人购买仅需98元。他的工厂,也为残疾人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