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万人共享文化盛宴
优美的音乐响起来,动人的歌儿唱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11月22日,甘洛县吉米镇,高高的大山脚下,清澈的吉米河畔,一片开阔的庄稼地里,来自吉米片区两乡一镇的上万名彝族群众欢聚一堂,观看摔跤、荡秋千、跳达体舞比赛以及民族歌舞表演等文体活动,共同庆祝彝历新年。
吉米片区是甘洛县最为偏僻的彝族聚居区,离县城有三、四十公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每到彝族年,这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过年。今年,考虑到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的实际,甘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吉米片区相关乡镇决定在吉米片区彝族年期间,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摔跤、荡秋千、跳达体舞比赛和本土歌舞表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磨儿秋,彝语叫“格崇”,由一根横木梁和一个支柱所构成,是广泛流传于该县民间、仅限于彝族年表演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已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群众把玩磨儿秋叫做打磨儿秋。打磨儿秋时,青年男女一人或两人一组各俯身在横木的两端,一端的一阵助跑,横木开始旋转,一上一下,一起一伏,磨儿秋像磨子一样旋转,像秋千一样荡漾,横木上身着盛装的姑娘小伙,裙裾飘舞,像蝴蝶一样上下飘动、十分好看。
达体舞比赛现场,来自吉米镇、波波乡、阿嘎乡的三支队伍,先后入场进行比赛。每支队有20多名队员,姑娘小伙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走上场,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了熟悉的达体舞,一招一式毫不含糊,整齐的步伐踏得脚下震天响。经过激烈角逐,吉米镇代表队获得了达体舞比赛第一名。
摔跤比赛现场,上万名群众把比赛场围得水泄不通。推拉拌摔、你来我往、辗转腾挪、尘土飞扬,比赛双方对抗中,现场鸦雀无声,每一跤摔下,顿时掌声四起。
比赛结束,歌舞表演拉开了序幕。月琴、竖笛、马布、非遗表演,原生态的民歌演唱,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11月22日,美姑县龙门乡瓦古觉村群众迎来了彝历年传统习俗展演的盛会,这既是一次视听盛宴,也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上午10点,随着身着绚烂彝族服饰的窈窕美女、健壮男子、端庄妇女和活泼儿童,在音乐声中相继亮相,展示了百褶裙、羊毛披毡、头帕、银饰等传统服饰,“赛服装”活动开始,其余的赛年歌、赛背水、赛猪膘、赛装香肠、赛美酒、赛摔跤等八场赛事在相邻的八个场地拉开帷幕。摄影展、文物展和文艺演出也于下午拉开帷幕。
3 借势升级“首位产业”
虽然是彝族年,但借助节日契机,西昌市举行2015中国知青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学专家、学者、知青代表到知青博物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邛海泸山景区,为打造“全国知名博物馆”、“知青文化研究基地”出谋划策。此外,举办的青少年射箭比赛、跆拳道锦标赛、足球赛等,也吸引了不少人气。
据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彝族年假期又迎来一个旅游小高峰,假期前三天,全州每天接待游客约17万人次,除邛海泸山景区外,泸沽湖、灵山寺、螺髻山等景区也颇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节日旅游正成为凉山旅游的主要支撑,除了国庆、春节等国家法定假日外,当地特色的火把节和彝族年,也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契机。今年,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提出,要将旅游作为全州发展“首位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在此之前,凉山刚与从事公寓民宿预订的“途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互联网+”,推动凉山从打造旅游景区到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凉山正在进一步挖掘旅游元素,升级旅游产业。彝族年期间,喜德县与老挝金木棉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红莫河谷综合开发项目。根据协议,项目总投资30余亿元,依托喜德县红莫镇温泉资源,将红莫河谷整体开发打造成集温泉酒店、康养基地、生态观光农业、会务中心、旅游地产、医院、学校、生态修复为一体的攀西地区最大的休闲度假康养中心。
四川日报记者 吴梦琳 钟美兰 何勤华
首页上一页......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