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
11月1日,在凉山州越西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感恩社区,两年前从山上搬到这里的居民阿约小花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上班,“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道不尽巨变,说不完变迁。过去5年在凉山,有无数个“阿约小花”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党的好政策顺利脱贫,成为凉山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期,凉山州17县(市)党代会陆续召开。回望过去5年,理清自身短板,展望未来发展,各县(市)看到了哪些机遇?设定了哪些目标?又计划如何去实现?记者在多地探访发现,在总结过去5年的成就时,“脱贫攻坚”成为不少县(市)的关键词;围绕“后脱贫时代”,各县(市)也纷纷谋划着新征程上的新发展。落地招商引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229.75亿元。
巨变之后
还要奋力向前
几天前,越西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闭幕。越西县委书记陈路在会前总结了过去5年的发展成果——累计减贫2.4万户9.5万人,退出贫困县序列,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持续稳健向好,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提升。
梳理凉山各县(市)的党代会报告,记者注意到,“脱贫摘帽”是多个县(市)回顾5年时的“热词”。
过去5年,普格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关键性控制性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住房和水电路网建设,建成新村新寨57个、农村安全住房3.2万户,13万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新改建国省干道、县乡油路、通村路1420.6公里,硬化组道户道1263.9公里,“群众出行难”得到根本解决。
有多位来自不同县(市)的党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最振奋人心的是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凉山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昂首阔步迈入了新时代。还有党代表归纳说,过去5年是教育医疗资源增量最大、新建公路里程最长、城乡住房改善数量最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脱贫之后还要持续谋发展。
西昌5年来奋力推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3.6亿元。
冕宁坚持绿色发展,近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8%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会东县开放合作不断增强,与昆明盘龙区、成都锦江区等4个地区缔结为友好县区,引进33家优秀企业入驻,5年累计落地招商引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229.75亿元。
直面问题
明确发展目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各地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发展的短板和问题。冕宁县认为“县域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大的瓶颈”,越西县判断“当前最大的问题仍是发展不足的问题,最大的短板仍是民生短板”,会东县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会东最大的县情”……
“短板”的另一面是“空间”。抓住政策机遇,直面问题短板,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地谋划未来时的主要着眼点。
陈路说,要提升发展质量,补上民生短板,越西正面临多重机遇。一是越西已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二是省委省政府为凉山量身定制了9个方面25条措施,越西也能从中受益。三是成昆复线通车将为越西开启“高铁时代”,推动越西迈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打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会东县委书记环江红说,当地将全力补上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水电移民“后半篇”文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推动传统产业平稳转型,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既是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四川确定的两个过渡期定点观测县之一,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帮扶县,喜德县重任在肩,机遇在前。喜德县委书记巫照华说,未来几年,喜德将在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持续跟进产业发展、易地搬迁、自发搬迁等后续扶持,持续推进东西协作、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等工作。
西昌深刻认识到,当前最大的制约仍然是传统路径依赖下的环境约束、资源约束、要素约束;最大的不足仍然是发展动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因此,当地明确,下一步要积极建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经济体系,始终把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握机遇
找准突破路径
党代会结束的第二天,西昌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奋战300天誓师大会,提出要抓住机遇窗口期和建设黄金期,为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扫清“绊脚石”和“拦路虎”。
西昌希望,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开工、建成投产、效益发挥,打响加快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仗”,走出一条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方面尤为浓墨重彩——西昌将实施邛海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泸山中央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从严控制风能、太阳能开发,做大做强氢能全产业链,开创全民参与的“绿色+”时代。
不只是西昌。凉山州多个县(市)都将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列为区域突破发展的重要路径——
冕宁表示将抓住“天府旅游名县”候选机遇,系统开发“红色资源+”系列品牌,精心打造冶勒、彝海、安宁湖、灵山、卫星发射基地等“农文旅”阳光生态走廊和康养旅游度假精品路线。
越西锚定“地区生产总值达75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翻一番”目标,提出将大力建设高品质生态休闲与避暑度假目的地,以零关古道为轴线,高水平规划重建访古探幽旅游线路,打造高质量“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文昌文化、民族文化、南丝路文化、蜀汉文化以及成昆铁路“慢火车”“20℃夏天”等文化积淀和自然馈赠,擦亮“文昌故里·水韵越西”“越动山水·嶲养福地”金字招牌。
会东县则将加强风光水储综合开发,推进清洁能源“双百万”工程建设,加快形成装机640万千瓦、产值达80亿元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知名的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巩固脱贫攻坚和衔接乡村振兴,更是凉山州各县(市)的重点。多县(市)表示,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越西将按照“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在全县14个2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打造成集体经济、基层治理、就业增收、美丽宜居乡村的示范点。
也有县(市)将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冕宁将瞄准打造国家级稀土经济开发区目标,延伸拓展稀土精深加工新技术、稀土新材料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新突破等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实现由“稀土开采”向“稀土制造”跨越,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