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文/图
“送给你。”6月10日,走进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村民马定芬高兴地递给记者一双彝族特色的鞋垫。“现在,村里的妇女只要有时间都会绣鞋垫,一针一线全手工。”她说。
建设村幅员面积达19.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1086户4725人,在两项改革中由原复兴镇建设村与林里乡丰收村合并形成。合并前,两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2万元以上,村民增收渠道也是参差不齐。
建设村的种植大棚。(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摄)
“我们采取对原丰收村项目资金优先投入、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新建产业优先扶持、优秀人才优先使用。”建设村党委书记金洪元说,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绣鞋垫挣钱,正是建设村以强村带弱村,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阶段性成效之一。
实施统一规划,盘活闲置资产
步入建设村,记者看到一派生机盎然的建设景象:一个个种植大棚里,村民忙前忙后,螺丝椒、葡萄等果蔬苗子茁壮成长;村口,近300亩河滩地已被打造成了碧波粼粼的鱼塘;不远处,一座湖畔酒店雏形已现,正加紧建设。
金洪元说,酒店预计总投资1.5亿元,全体村民入股,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盘活了50亩村集体建设用地。酒店建成后可承接1000人规模的宴会接待和400人左右的大型会议服务,全村村民都可参与酒店的经营分红。
“过去,原来两个村交叉的土,各有各的计划,最终无法实施,只能闲置撂荒。”金洪元说,合并后,界限打破,为资产资源整合、统一规划提供了条件。
丰收村4000余亩撂荒地统一规划发展水果、蔬菜,新增设施葡萄、蔬菜3200亩,这3200亩地中,有1100多亩种植的螺丝椒。金洪元算了一笔账:螺丝椒适宜大棚种植,亩产可达23000斤,按照2元/斤的市场均价算,每亩的产值可达46000元,仅这一项即可给原丰收村村民带来1万元的增收。
同时,建设村还将合并后闲置的总面积为1.38余万平方米的村委会活动室、学校、晒场作为村集体资产,改建为农特产品仓储、展销中心、农旅配套设施,租赁给企业经营,盘活闲置资产。“我们算了下,通过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可带来年收益约540万元,平均到建设村每个村民头上,可人均增收一万多元。”
盘活资金,村里还动员村民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筹资了6700万元,入股旅游合作社,投资修建电站、砂石加工场等,全村可年分红1000余万元。全村村民还筹资了2172万元,入股成立了旅游公司,公司产生的80%的利润都用于分给村民。
考虑到不少村民,从长辈手中学习了彝绣技艺。建设村采取旅游公司派单给村民,村民绣好鞋垫给公司统一销售的方式,拓展增收渠道。“一双至少能卖200元,在家门口就整挣钱!”马定芬喜滋滋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增收是核心。”金洪元说,预计到2022年,全村4725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以上。
打造修葺一新的河滩地。(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摄)
强化人才支撑,突出引领带动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建设村看到了这一点。金洪元说,两村合并后,党员人数达到101人。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建设村成立了党委,将24名党员吸收进村集体班子和村集体经济组织。
同时,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121名。发勇“生在建设、长在建设,一点一滴为建设”的精神,建设村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回引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156名。
建设村还扶持培养乡村工匠、“田秀才”“土专家”等80名。在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的背景下,建设村提供就业岗位1274个,就地就业536人、创业350人。
坚实的人才力量,为当地项目推进、资金争取、规划谋划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支撑。如今,漫步建设村,只见小楼林立、山环水绕、地平田肥、瓜果飘香。这里已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四川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村。
“我们将加快推进当前几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继续做好人才回引、资金项目规划,力争把建设村打造成为攀西领先的融合发展示范典型。”金洪元信心满满。
建设村的变化,是冕宁县的一个切片。两项改革前,冕宁共有38个乡镇,232个村(社区);改革后,乡镇(街道)数目缩减至19个,减幅达50%,村(社区)缩减至146个,减幅达37.1%。
“我们坚持把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坚定不移的推动两项改革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冕宁县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