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检查住房建设安全工作。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郑伟:“80后”扶贫干部。2016年2月,四川电力设计咨询公司选派郑伟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吉为谷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担任布拖县补洛乡扶贫专职副书记。2018年度,郑伟荣获“四川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度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前几天,郑伟再次收到了热尔古约发来的成绩单,重点中学全班第二的成绩让郑伟欣慰不已,“不错不错!进步很快嘛!”微信对话中,郑伟一连竖了几个大拇指。
今年1月,郑伟和乡亲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受访者供图
热尔古约,是郑伟在吉为谷村实施“微爱SEDC”公益基金的受益人之一。虽然最近已经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原单位,但郑伟心中仍然牵挂着这个19岁的大男孩。
刚到吉为谷村的时候,情况不是这样。上任第一天,郑伟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冷冷清清的,偶尔遇到几个老乡也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原来,这个村之前已经换了两任第一书记,大家以为他又来“走过场”。
不能气馁。郑伟首先决定“沉下去”,进行摸底调查。一摸底,发现村里的孩子失学率很高。“194个适龄儿童,没读书的有30多个。”郑伟说,因为家里穷、成绩差,很多孩子读完小学就外出打工,或者帮助父母种地、带弟弟妹妹。
郑伟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受访者供图
怎么办?郑伟觉得,光靠劝说作用有限。在公司的支持下,郑伟牵头成立了“微爱SEDC”公益基金,只要孩子愿意读初中,每月都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针对村里重男轻女的现象,基金特意“重女轻男”,“女孩儿每月奖励300元,男孩每月奖励200元。”此外,针对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孩子,还有2000—8000元不等的奖励。
基金发放仅两三个月,村民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我们也要读书。”“娃娃年龄有点超了,能不能想点办法嘛?”几年来,有34名孩子受益于基金,回到了课堂。
孩子失学,根儿还是在于穷,如何帮老百姓拔掉“穷根”,郑伟积极调研,寻找产业发展突破口。
郑伟给孩子们发放小礼品。受访者供图
“村里有种植附子的传统,品种很好。但过去采用粗放的种植方式,产量和质量都不高。”郑伟说,他们帮村民请来了专家,如何施肥、如何蔬果,手把手地教,还联系了几家医药公司,解决了销路问题。很快,村里的附子从亩产四五百公司提升到1000公斤左右,“过去一两块钱一斤都没人要,现在要卖7、8元。”
在房前屋后种花椒、引进新的玉米品种、引导村民养蜜蜂、开展订单养殖……郑伟说,这些年,村民们的脱贫路是一步步“试”出来的,走错了,就换个思路,多想办法。
1月12日,郑伟离开吉为谷村的时候,是悄悄走的。“村民说要杀猪送我,不想麻烦他们。”但他的心,还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