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电子屏背后的贫困户致富路

2020-08-31 10:49:1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本报记者张庭铭丁宁

“古么大姐,你们家的两个孩子在外地工作怎么样?这个月寄钱回来没有?”8月15日下午3点半,当记者来到位于凉山州昭觉县城北乡的沐恩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时,社区40栋楼的楼栋长莫色阿且正对居民吉有尔古么做入户调查。

“谢谢阿且关心,我大儿子现在成都,小女儿在深圳,过几天就要寄钱回来了。”58岁的吉有尔古么,是昭觉县库莫乡衣子村贫困户。5月20日,吉有尔古么和孩子们从山上搬到位于县城周边的沐恩邸社区。“我们来到这里后,不仅住上好房子,娃娃们还通过社区旁边的黑盒子找到好工作,走上致富路。”

吉有尔古么口中的黑盒子,是社区办公室旁的一块黑色电子屏。

在社区办公室旁,记者看到了这块黑色电子屏。“工资4000—12000元,性别不限,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到2分钟时间内,这块电子屏更新了不下6条就业信息。沐恩邸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阿一加西说,“别小看这块电子屏,可帮我们社区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大问题。”

5月起,昭觉县1.8万贫困户陆续搬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何让贫困户稳得住、能致富,成为4个安置点临时党支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要致富,先得有活干。阿一加西和同事们与县上相关部门协商后,县人社局定期将就业和招聘信息发到社区,社区统一发布到电子屏幕上。

为准确将就业信息传到彝族贫困群众家,沐恩邸社区探索出楼栋长开会翻译的办法。按照社区相关规定,先由社区干部选出每栋楼的积极分子任楼栋长,然后由楼栋长定期召开楼栋居民会议,将就业信息翻译成彝语传到每家。

“我们家的娃娃靠社区提供的信息,才知道外面有岗位。”吉有尔古么说,娃娃以前懂一点技术,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没得工作。月初开会时,听到莫色阿且传递的信息,娃娃们决定去试一下,“现在大儿子在成都搞建筑,小女儿在深圳的电子厂。两个人每月工资平均都在3000多元。”

懂技术的群众有工作机会,不懂技术的群众怎么办?在沐恩邸社区主干道两边门市的玻璃门上,找到了答案。在不到500米的道路两侧,记者看到玻璃门上贴有厨师技能、焊工、电工培训班等七八个标签。“这些都是县上和社区共同组织的技能培训班,目前已集中培训3次。”莫色阿且说,3天前,一场厨师技能培训刚结束,“参加培训的巫尔合在结业那天告诉我,等过段时间操作熟练了,他要到县上去开饭馆。”

目前,沐恩邸社区已有1027名居民外出务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