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战报|这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好安逸:家有小庭院 户有小菜园

2020-08-28 14:48:25来源:川报观察编辑:王云

 

/items/202008/20082814490802300018247C.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川报观察记者 丁宁 张庭铭 摄影 华小峰

“拉格,你在园子里摘完菜,再刮点木姜子,杀只鸡,晚上整坨坨鸡、回锅肉吃。”8月26日,32岁的阿呷日洛领着三个娃出门前对丈夫撂下这句话。

35岁的沙马拉格是这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主。他正在新家的园子里摘白菜,埋头应了一声。这天是凉山州昭觉县树坪乡腾地村学生到学校报到的日子,村上许多人家准备晚上做顿丰富的家宴。

记者看到,沙马拉格的园子不大,新居前后各一个。房前的园子里种着两颗桃树已发新芽,四周种着莲花白和花椒树。房后的园子,不仅种着白菜、小青椒、葱还有几颗木姜树。

木姜树是凉山州大山上较为特别的树,走近它,远远地你就能闻到一阵阵馥郁的浓香。这里的村民习惯将它的树皮刮下来作为香料,用于炖鸡、蘸料。

“前有新桃,后有木姜子。”在腾地村已经成为每户新居的独特画面,与沙马拉格一起搬迁的还有同村92户268人。如今,他们在这里开启新生活。

“根据人数不同设计不同户型,有2人户、3人户等等。既不占用过多土地,又能充分体现集中安置特点。”腾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凉琼说,我们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遵从的“小规模、组团化。”

村民房前屋后的一些小庭院,也给记者印象深刻“有菜,有果,有花草。不仅可以吃,还能卖钱,实用!”陈凉琼表示,这样的“微田园、生态化”既增加贫困户收入,也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是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特色之一,打破钢筋混凝土崇拜,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让群众家有小庭院、户有小菜园,既利于生产也便于生活,还照样享受现代设施和公共服务。

目前,腾地村利用村民搬迁后,以村民闲置土地入股的方式,种植兰花烟22.1亩,圆根35亩,已实现亩均增收4000元。同时,村上建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采取群众入股分红等方式,第一个季度已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500元。其次,村委还组织了各种技能培训,引导68名贫困户到广东、江苏等地外出务工,月人均务工收入达到了4500元以上。村上开设了保洁员、护林员等32个公益岗位。

“这几天是孩子上学报到的日子,等他们上学后,我计划到外面打工,家里就由日洛来照顾。”沙马拉格笑着说,他通过参加培训拿到了厨师资格证,在外面能轻松找到工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