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走进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的吉好也求家中,临别时主动提出同吉好也求一家人合影留念,并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记得把照片送给他们。
一张张照片,就是一份份珍贵的档案。总书记来到彝家的照片,被凉山人民珍藏。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6月9日是第13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省档案局提示各地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收集好、保护好、开发好各类脱贫攻坚档案,留住这段珍贵的国家记忆。
□本报记者 钟振宇
直观形象
实物档案被纳入征集范畴
“除了照片,生前的扶贫日记本、下乡常穿的鞋子都可以收集,放进巴中脱贫攻坚陈列项目中。”通江县一位驻村干部在巡河中不幸离世后,6月8日,巴中市档案局再次联系指导当地做好遗物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是我们档案人的责任。”巴中市档案局局长严文说。
脱贫攻坚战中,我省一些地方主动开展脱贫攻坚特色档案征集。
凉山州委部署“49+1”贫困村脱贫攻坚影像记录工作,系统建立典型极度贫困村扶贫档案。州委副秘书长石兴普说,布拖县政府原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副县长冯辉同志生前87本工作笔记等,都被作为实物档案保管。
“实物档案形象直观,是感恩教育的很好载体。”广元青川县档案馆馆长宋永超说,该县近期正在开展脱贫攻坚实物档案普查。比如,该县住建部门的帮扶干部为一户贫困家庭送去锯子、水平仪等工具,并传授木工技术。授人以渔后,贫困户已经脱贫,部分木工工具被作为实物档案收藏。
依法建档
为脱贫攻坚保留全程原始记录
今年初,省审计厅工作人员在三州某县开展花椒产业项目审计时,现场查阅土地流转等档案文书。
审计人员调阅的档案,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原始记录。省档案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档案是检验、判定一个村、一个贫困户脱贫摘帽的原始依据,也是面对纷争时解释、澄清问题的重要凭据。
2016年起,根据国家要求,我省档案和扶贫部门共同部署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要求各地依法依规收集脱贫攻坚中涉及的土地确权、易地搬迁、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各类档案资料。
“脱贫攻坚档案质量要求高,制作虽辛苦但很有必要。”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山河村第一书记李润强坦言,去年的一次遭遇让他深刻明白这种付出的必要性。一场大暴雨后,新店镇几个村的基础设施受损。有的村提供的受损设施档案资料齐全,很快就申领到补贴;有的村因信息不全,影响了申报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一些档案数据同步上网。今年疫情期间,阿坝州茂县通过该平台分析疫情对贫困群众的影响,为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决策参考。
依托档案
讲好四川故事、贡献四川智慧
“今年要出版脱贫攻坚影像纪实图集。”泸州市档案馆馆长曾泽兰表示,让柜子里、盒子里的档案资料“活起来”“立起来”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依托档案讲好四川故事、贡献四川智慧大有可为。
在凉山,目前正分阶段推进建设以州脱贫攻坚陈列馆、3个村史馆(三河村、火普村、阿土列尔村)和17个县市若干展陈设施为主要内容的“1+3+17N”脱贫攻坚全域实景陈列项目,全方位展示凉山脱贫攻坚艰辛历程和历史巨变。
为讲好老区脱贫攻坚故事,巴中已制定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展陈总体方案,正有序开展展陈资料的筛选甄别及展馆建设工作。
据悉,现由各地各部门分散保管的脱贫攻坚档案,将在今年或明年陆续按“永久”“长期”标准依法移交各级档案馆保管,同时开展数字化处理。
“近年来,各地依法开展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但个别地方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实物、影像等特色档案的征集力度还有待提高,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也需要加强。”省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和专家提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不及时收集,一些实物可能遗失,一些影像转瞬即逝,将成为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