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昔日贫困村蝶变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试点和样板

2021-01-06 11:15:52来源:四川在线-凉山频道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李小洁)翻开莫尔非铁村的历史,是“穷”和“弱”的代名词,曾是小兴场片区乃至普格极具代表性的贫困村。该村位于夹铁乡东南面,户籍人口259户1138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323人,贫困发生率13%,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自然村。近年来,村“两委”突出党建引领,于2020年实现整村退出,以脱贫攻坚为目标和契机,着眼基层治理,初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村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试点和样板。

突出党建引领,选优配强精育村“两委”力量。该村配强班子。回引优秀农民工,培养其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均为中共党员、初中以上学历。同时,从乡政府指派1名纪委书记、年轻党员担任村“第一书记”,配备工作队员4名。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根据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熟悉语言情况、擅长领域等个人特长,将班子成员和队员“一一配对”,在工作生活中互相交流改进,推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定期学习等十余项制度,制定完善涵盖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民事调解等9个方面内容的《村规民约》,坚持党务、村务公开,依章依规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强化公共服务,打造党群服务建设新亮点。突出硬件建设。建成占地2亩、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村“两委”办公、党群服务、民事代办、农家书屋、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留守儿童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中心”。创新管理模式。在党群服务中心创办“萨啦”新风超市,以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为资本、购置农户生产生活必需品100余类,通过向群众发放“新风积分券”后到超市兑换物品的方式,激励引导群众树新风、巩固四好创建成果。优化居住环境。利用三峡援建项目资金2000万元,为119户农户建成现代“微田园”安全住房。

探索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新渠道。积极争取州县产业扶持资金240余万元,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小兴场珍珠米加工厂、“萨啦”养鸡场、“萨啦”新风超市4种类型村级集体产业,全覆盖为群众保底分红,实现户均增收200余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班子干部结对管理,制定结对管理考核细则,分类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管理台账,按季度对集体经济推进情况、产生效益等工作进行专题研判,对管理规范、收益较高的按一定比例为村“两委”干部发放收益绩效,对管理混乱、收益较差的及时约谈,约谈仍不能整改的,予以停职反思等处罚。同时,严格按照村级集体财务公开制度对集体经济各项收入、支出、效益进行公开公示,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

调动人人力量,激发基层自治源头活力。创建“支部+党员+群众”模式。建立党员先锋队1个,将全村30名党员“一对一”结对帮带259户农户,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亮身份、树典型、强参与,带领群众义务投工投劳23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完成感恩亭步道建设和入户水泥路12公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分片包干公共区域卫生治理制度,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形成3个卫生清洁队,常态化带领农村无职党员、公益性岗位群众开展每日晨扫,每周五通过“抖音”进行现场直播评比,将卫生打扫、农户家庭卫生评比结果与惠民政策挂钩,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完善文化德治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营造文化氛围墙2面,根据农户家庭具体特点、在每户住房前悬挂彝族谚语作为家训。举办“书记”大讲坛,邀请毕摩、德古、联点县级领导等作为主讲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政策等专题讲座8次。组建村级达体舞队,带动群众每日跳1场达体舞;组建留守儿童合唱团,推行“萨啦之歌”,形式多样组织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