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农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美好嬗变

2021-08-18 11:03:06来源:凉山日报编辑:王云

小桥、流水、高山草甸、彝家民居……在凉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个绿水青山的小乡村逐渐走向“古朴新生”,以“生态+”“旅游+”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在这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中,文旅产业助力发展,将旅游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中,深度挖掘本地文化,用心、用情描绘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嬗变增色添彩。

今年,凉山州力争创建乡村旅游A级景区7个,大凉山旅游名镇3个,到2025年,力争全州乡村旅游收入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2021年至2025年期间,力争创建乡村旅游A级景区20个,大凉山旅游名镇10个。

农业为基:铺就富民增收新路子

近年来,凉山州将旅游作为首位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实现“井喷式”增长,旅游精准扶贫“造血式”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2017年,凉山确定了136个旅游扶贫重点贫困村,并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录,逐步形成“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分年度分批次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依托殷实的生态家底,通过文旅、农旅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赋予乡愁文化特色“内涵”的美丽景点,让当地“美丽经济”火起来。

初秋时节,越西AAA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景区一片丰收的景象,漫步其间,凉爽的秋风送来阵阵苹果的清香。便捷干净的产业园道路、农旅结合的苹果主题公园广场、科技感十足的农业设施设备与集约化规模化的矮化密植果园,勾勒出一幅亮丽的田园风光图。

果树上,红彤彤的果子一个挨着一个,果农们穿梭在果园里,忙得不亦乐乎,前来采摘的游客,忙着拍照合影。越西现代农业产业园,栽种了5600多亩越西苹果,远销北京、香港、广东、陕西等各大城市,依托四川省农科院的技术力量,这里还将被打造“全省苹果标准化发展的示范园区”。

截至目前,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苹果主题公园广场实现年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逐渐成为越西农旅融合的典型示范,随着人气攀升,这里也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农文旅融合发展铺就了富民增收的美丽道路。

截至目前,凉山州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县)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3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个、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57个、乡村民宿46户、星级农家乐149家、星级乡村酒店43家,4个贫困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有效扩大了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旅游市场增长,以农业为基础的绿色乡村经济已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强磁场”。

文化为媒:注入乡村振兴新动力

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一碧千顷的绿色草坪,地处彝族文化核心地的昭觉县尼地乡,依托浓郁的彝族文化风情,谷克德湿地大美的自然风光,逐渐跃入游客的视野。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尼地乡洼里洛村重点打造“千户彝寨”项目,目前已修建了115栋房屋,有22家商户型,93家农户型,建筑在极大的保存彝族传统木格架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旅游服务的接待功能。

“现在的生活比起几年前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尼地乡村民郑阿英笑着说话,手里还翻着烤肉。她家的烧烤在景区已经小有名气,每年都有许多游客专程来品尝。火把节期间,郑阿英家的烧烤摊生意火爆。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容更加整洁,群众生活更加文明进步,生活更为富裕。聊起尼地乡的变化,村民们满脸的喜悦,新建成的旅游公路近70公里,其中柏油路26公里;旅游厕所4座;旅游观景步道3000米;对宜牧署觉村进行整体风貌提升和功能改造;通过移风易俗、旅游从业等培训,提升引导群众通过旅游致富的能力。打造的“谷克德烧烤街”,鼓励群众在景区销售彝家特色烧烤等美食,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帮扶下,当地村民积极投入旅游产业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脱贫奔康。

旅游为引:插上乡村振兴金翅膀

雷波黄琅古镇是凉山境内建制最早的集镇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镇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一派江南水乡古镇风貌。

2019年3月,马湖景区启动国家4A景区创建工作,2020年底,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马湖景区大幅度提升的同时,黄琅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进行大幅改善。

马湖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4%,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黄琅镇物产丰富,出产的莼菜、鲶鱼、明前茶、筇竹笋、天麻、虫草俗称“马湖六宝”。依托景区发展,以莼菜、茶叶为代表的黄琅镇土特产品,让后备箱经济持续升温。种莼菜、开餐馆、开民宿……让当地村民积极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初秋时节的泸沽湖镇,秋高气爽,秋色渐染。

新建好的游客中心,凸显泸沽湖风情。借力泸沽湖5A创建,泸沽湖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泸沽湖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洼夸、舍垮、密洼、达祖等30个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5万平方米停车场,4公里游步道,12个星级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泸沽湖旅游客运集散中心。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摩梭文化保护与传承。完成30个保护村落2261户民居改造,规划建设摩梭博物馆、王妃府遗址博物馆、土司府遗址博物馆、摩梭艺术馆、文化传习所“四馆一所”。成功挂牌四川博物院摩梭博物馆、王妃府遗址博物馆,木垮、舍垮等村的6个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成投用。

“旅游的发展给博树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多岁的摩梭人李直之对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切的感受。

“80年代、90年代初的泸沽湖没有游客,村民靠打鱼为生。2006年,凉山开始了对泸沽湖的大力开发,让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博树村成立了旅游协会,1000多名村民,也告别了主要靠种农田和打鱼为生的日子,吃上了旅游饭,现在村里的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元。

近年来,凉山州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扶贫重点村“1+4”工程(即“乡村旅游管理机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彝家新寨等建设,把旅游扶贫重点贫困村纳入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使旅游扶贫村的道路、餐饮、厕所、卫生等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多项举措:促进乡村旅游大发展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凉山州将立足实际,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绿色乡村的魅力蝶变。

——优化完善涉改镇村乡村旅游规划。鼓励涉改镇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与所在县(市)“十四五”规划、文化旅游发展、国土空间等规划有效衔接,多规合一,编制好《凉山州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乡村旅游”专章。

——抓好涉改镇村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试点。围绕改革后乡村旅游的规划布局、标准建设、品牌打造、项目招商、人才培训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好雷波县黄琅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总结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新路径。

——提升涉改镇村乡村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以支撑乡村旅游发展为目标,推动“旅游+交通”等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提升乡村道路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完善运输、旅游等服务设施,推进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建设,建设乡村旅游公路100公里。

鼓励涉改镇村对撤并后留存的闲置集体用地和房屋,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旅游功能化”改造,支持新建农村公共厕所310座,改建31座。

——指导培育改革后乡村旅游品牌。指导涉改镇村整合资源、完善管理、打造产品、培育品牌,在涉改乡镇中选择条件成熟的创建“大凉山旅游名镇”3个以上。支持德昌县角半村、西昌市兴胜天喜花卉、会理县鹿厂镇孜莫拉石榴酒生产基地等乡村旅游景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或旅游度假区。

——完善改革后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涉改乡镇积极探索在不增加机构、编制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乡镇撤并后留存闲置的便民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设立基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负责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依托现有机构组建基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开展涉改镇村乡村旅游人才培训。

推进乡村文旅能人库建设,以乡村实用技能、文艺创作、活动组织、非遗保护、旅游管理、市场经营等专业为重点,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县为主体在每个涉改乡(镇)选拔3至5名,以乡(镇)为主体在每个涉改村(社区)选拔1至3名长期扎根服务乡村,并在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带头人,纳入全省乡村文旅能人库,优先培训。

整合培训资源,州级开展乡村文旅人才培训5期800人,依托“智游天府”乡村文旅培训云平台,开展线上乡村文旅服务技能培训。组织参加省文旅厅举办的涉改镇村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班,重点培训涉改镇村的党委书记、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者。

——加强涉改镇村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建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举办系列乡村旅游节会活动,积极培育“采摘游”“民俗游”“体验游”等乡村旅游消费热点,提升产品的市场形象。(记者 袁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