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凉山的情话

2020-11-18 11:02: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脱贫攻坚,文学不能缺席,作家不能缺席。2019年初,四川省作协启动了“万千百十·扎根凉山聚焦凉山”文学扶贫活动。一年来,四川省作协通过主题采风、重点扶持、改稿研讨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此项工作,成效显著。催生了一大批脱贫攻坚主题文学精品,锻炼培养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文学川军队伍。

作家们通过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情,为大凉山的脱贫攻坚攒劲呐喊。

罗伟章

作家,著有非虚构文学作品《凉山热土》,译介海外,即将由英国凤凰木出版社出版发行。


罗伟章 (左一)

凉山的脱贫攻坚,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两下凉山,都让我深受感动。不止一回,结束一天的采访,我回到住地整理笔记和录音,都心潮难平。那是一群忘我的人,是为这个时代也为那个民族倾心劳力的人。但写作者的责任是发现事实、书写真实,因而只有感动是不够的,甚至是轻巧的、廉价的。我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对得起他们挥洒的汗水、忍受的孤独和献出的生命;同时,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指涉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我们”,不只是“今天”,还有“明天”。

贺小晴

作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天边的学校》

在木里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木里村级幼教点辅导员群体。我就是被感动,感到揪心,想把她们记录下来,写进文字里。因此,这篇报告文学,不是我领受的任务,是意外之作。我写下她们来,尽管也没起不了太大作用,也帮不了她们,但我感到安慰。她们也一样。她们感受到了我的关注。现在我跟她们,是很好的朋友。她们都称我为老师,但称呼之外,别有一种亲近。她们给我发的表情,都是一颗一颗的红心,是爱和亲切。

她们是木里教育的火种,已经播撒在木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历史,正通过她们,正在改写,正在创造崭新的一页。

我愿意以诗意的名字,写一个激越而悲壮的改革求索故事。

龙志明

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噶莫阿妞》


龙志明 (左二)

两年来,我在喜德阿吼村蹲点,爬过天梯、趟过泥石流、遭遇过暴风雪……两年,我每天都被感动着。

两年里,我把所有的感动化为动力,在凉山最贫困的村落,倾听老人们讲彝族文化和他们最真实的心里话。《噶莫阿妞》这本书名就来源于彝族神话故事,象征着美丽、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品里的故事大多数是真实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认识和熟悉的。每当夜深人静,他们都鲜活地站在我面前。我试图站在他们中间,用沾满泥土味的语言,以文学的形式深刻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所关心的问题怎样得到落实,比如:我们的党组织是如何带领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如何防止返贫?如何提升文明程度?

阿克鸠射

作家,著有报告文学《悬崖村》,荣获第十五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2019四川好书奖和2019中国好书。


阿克鸠射 (左一)

凉山是我写作的素材、灵感的源泉,也是我创作的重要母题。近年来,我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雾中情缘》、散文集《翻阅生活的注脚》《温暖的火塘》、报告文学《悬崖村》、长诗《雪之语》等,题材、文体虽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是描绘凉山的发展变化,反映凉山彝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

今天的“悬崖村”已经闻名全国,让“悬崖村”闻名的,已经不是这里的藤梯,而是“悬崖村”发生的改变。透过“悬崖村”,可以看见凉山彝区幸福的未来。

在彝家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凉山变“暖”了,它以超凡的脱贫毅力和奋斗精神,走出贫困,实现着又一次的“一步跨千年”。

诗歌——

在大凉山(二首)

龚学敏

著名诗人,星星诗刊主编


龚学敏

在昭觉县三河村庭节列俄阿木家火塘边

从一页页的火光中翻捡苦涩的词汇的种子,

给它们制定季节,空气,

和大地上随江河流动的方向。

给它们发芽的时间,

开花的时间,

以及再一次成为种子后脱离苦涩的

温暖的时间。

把火光凝聚成一粒粒的玉米,沿着村寨

铺排,至太阳最早出现的路口。

这么多生长着的黄金,

被一个声音撸起袖子的坚定,筑成

一条抵达春天的路。

每一张被这火光映照过的脸,

都是春天黄金的花朵。

从今天起,我要把庭节列俄阿木翻译成火,

在小康路上不停奔跑的火,

翻译成种子,脱离苦涩的种子,

翻译成黄金,一直铺到明天的黄金,

翻译成春天的笑脸,

让一条大河所有合唱着的音节,

都散发出,温暖的笑脸。

在昭觉县三岔乡乡村公路建设工地

在吉普车,第一书记像是绿叶中长出的画笔,

在蓝图的天空下,

给我描绘天气预报。

时间:新时代。

温度:火热,挖掘机一铲铲的激情,

正在掘走几千年寒冷得一动不动的

关于贫困的形容词。

风力:疾行,装载车一车一车的希冀,

把风载成歌声的和煦,行至山顶,

整个山谷都沐浴在春天的欢快中。

深度:恰好是人们额头浸出的汗水,

每一滴付出,都在滋润时间,直到,

每一记扇打开的门,都是一朵朵时间

饱满的花儿。

第一书记的吉普车,

是乡村公路建设工地上,一声鲜活的

鸟鸣,

越往山里走,整个山的影子就被叫得

越翠绿。

在第一书记的吉普车里,我看见中国

正在用公路发芽,生根,

正在经历茁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