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兄弟伙” 把攀枝花“三线精神”带到木里

2020-11-13 10:42:3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云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老王,最近菌子卖的咋样?一定要抓好品质。”攀枝花市国有林保护局党委副书记董仕平来木里县李子坪乡黄泥巴村开展援藏工作已经两年多,每次路过村里开的电商公司,他都要扯着嗓子问两声。

见到董仕平时,他正和同一个工作队的张翊在宿舍里的煤炉上准备午饭。“黄泥坝村地处二半山区,发展种植难成气候。”放下手里的锅铲,董仕平打开话匣。

虽说只有400多户,但全村面积却有90多平方公里,村民大多居住在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里。“魔芋、红椒,我们带着村民都尝试过,跟着村民一起参加培训,也快成半个‘土专家’。”董仕平说,由于黄泥巴村气候、土质等因素制约,努力没能换来成功。

越挫越勇,帮扶队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随着村组通路,瞅准了深山里野生的杂菌、松茸深得城里人喜爱,着力发展野生菌深加工。“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村民反映自家采摘的野生菌卖不出去,我们就积极引导大伙修冷库,扩展销售渠道。”张翊告诉记者,村里的电商平台已经积累了不少忠实顾客,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此外,帮扶队帮着村上成立起光明、民强两家养殖专业合作社,除了提供养殖技术,还帮着联系销路。

说到兴奋处,张翊昂起头,脖颈上的一道疤痕露了出来,“看着有点吓人,也没啥大事儿。”两年前刚到木里不久,张翊就经历了一场癌症手术,“手术效果挺好,不影响我在木里工作。我跟董大哥算是在木里奋斗的一对‘难兄难弟’。”原来,2018年10月一次入户了解贫困户的路上,董仕平摔断了胳膊,后来被鉴定为八级工伤。

“能克服的都不叫困难,带领贫困户脱贫,就不能前怕狼后怕虎。” 董仕平说,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里,攀枝花的扶贫干部们努着劲儿,把父辈身上的“三线精神”放在自己在木里的帮扶工作里,也让这股精神开在高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