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聚焦 凉山建州70年丨美姑:风雨兼程七十载 砥砺前行创未来

2022-11-03 11:31:3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11月3日,《四川日报》刊发半版文章《美姑:风雨兼程七十载 砥砺前行创未来》半版文章,讲诉了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前行创未来的美姑县建县70年来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美姑人民正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建设更加幸福美丽文明和谐的新美姑。

11月3日《四川日报》报纸版面截图

杨日火 邱世勇

美姑,于1952年建县。如今,全县辖18个乡(镇)、18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28.4万,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县,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县,享有“熊猫之乡”“毕摩文化之乡”“摔跤之乡”“南红玛瑙之乡”等美誉。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美姑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彻底改变了“人畜共居”的历史。“人畜共居”曾经是美姑高寒山区群众的居住习惯。脱贫攻坚之初,针对位于二半高山以上的贫困村,美姑创新“改造新建+功能提升”工作思路,打出“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三建四改’”政策组合拳,掀起整治“人畜共居”生活环境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歼灭战”。如今,家家户户都从泥土房、茅草房、木头房搬进“水电路网”俱全的彝家新寨和易地搬迁安全住房,彻底改善了农村“人畜共居”情况,改造了危房。

美姑县洒库乡处火千村。 阿牛史日 摄

70年,彻底改变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历史。过去,美姑部分村民的主食以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四季换洗衣服缺乏。美姑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六个精准”要求,全力实施脱贫群众“减支”和“增收”,现有18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脱贫群众创造了12008个公益性岗位;全力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实施“授之以技”行动,开展电工、彝绣、厨师等技能培训,2022年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39万元。预计到2022年底,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将超13000元。

配套设施完善的彝家新寨。 阿牛史日 摄

70年,彻底改变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历史。美姑自然村落分散,居民居住面广,医疗服务供给难度大。如今,美姑构建起“县级医疗服务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健康扶贫“龙头”作用显著增强,“对口支援建设”和“医联体建设”两种县级医疗发展模式逐步见效,多项医疗新技术尤其是远程诊疗技术得到应用,促进城市优质医疗技术资源向农村扩散,让贫困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健康扶贫“主体”作用显著增强,初步建立乡镇卫生院诊疗、治疗及住院等综合能力。村卫生室健康扶贫“基础”作用显著增强,现有209个村卫生室,配备212名村医,全面拓展乡镇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方位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措施,全面降低群众就医费用,居民就医率提升至100%,脱贫群众就医人均支出大幅下降。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沙古曲日 摄

70年,彻底改变了“行路难、运输难”的历史。美姑山高谷深,“行路难”是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痛点”,“运输难”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美姑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力推动“两通”攻坚行动,全县现有19条乡道、292条村道,硬化率达100%,构建起“两纵三横”交通路线,初步构建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进出通道,特别是椅子垭口隧道和乐西高速公路的加速推进,助推美姑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北上乐山、成都,东接宜宾、重庆,东南经西昭高速抵云南,西进西昌的速度将全面加快。

70年,彻底扭转了“思想落后、习俗陈旧”的历史。美姑坚持把“扶志、扶智”作为增强群众内生动力的核心之举,坚持“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一起抓,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和“移风易俗”。全县现有129所中小学校(教学点)、264个幼儿园,实现“一村一幼”,适龄儿童应读尽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婚丧嫁娶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现象得到了有力控制,群众既煮“坨坨肉”,也炒“回锅肉”,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内生动力充分激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美姑县依果觉乡古拖村。 阿牛史日 摄

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前行创未来。美姑建县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州委、州政府统筹谋划下,在干部群众的实干笃行下,在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美姑人民正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建设更加幸福美丽文明和谐的新美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