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四川日报》刊发《在山间盆地绘出一“红”一“白”新画卷》文章,聚焦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石榴园、会理市小黑箐茭白现代农业园区,探访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近年来,凉山州会理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绘就多元化乡村振兴绿色画卷。
1月8日《四川日报》截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
【重访点位】
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石榴园、会理市小黑箐茭白现代农业园区
【重访背景】
近年来,凉山州会理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绘就多元化乡村振兴绿色画卷。
过去一年,记者多次走进会理市的石榴果园、茭白田间,探访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2022年12月30日,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通车,会理市结束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全市经济发展也将迈入新阶段。
石榴红 园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去年,我们村的石榴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益。”1月5日,记者从会理市区出发,沿245国道乘车约30公里即来到会理市彰冠镇大发村。正值冬季管护期,石榴园里处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学说:“若是春天来,漫山遍野都是石榴花,好看得很。”
村民周定军家去年销售石榴收入100万元。最近,他们正忙着给果树修枝整型、松土、浇冬水等。
100万元的石榴销售年收入,让记者不禁感叹。但张文学说,村里年销售收入近200万元的都有,“去年,全村种植石榴48686亩,产量达1.3亿斤,收入近4亿元。”
来到彰冠镇会理现代农业园区展示中心,可以远眺几公里外的石榴园。展示中心内,还有会理石榴深加工产品和其他农特产品。会理石榴现代农业园区涵盖彰冠镇、鹿厂镇、城南街道的16个行政村(社区),以石榴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8.4万亩,凝聚物力、人力、智力、科技等要素,实现了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会理南部区域多高原丘陵,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湿季分明,是中国最佳石榴适宜区之一。石榴产量稳居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首,常年保持在74万吨,产值高达58.5亿元。一个个红彤彤的大石榴,打开了群众的“致富门”。
新年伊始,会理石榴也有了新目标,该市拟引资120亿元,建设“国际石榴城”。
茭白嫩 与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这里的茭白生长期长达9个月,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造就了茭白优良的品质。”在小黑箐镇白沙村,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坤龙带记者行走在茭白田间。他介绍,“白沙村是全镇茭白种植的核心区,去年秋冬种植的4600亩茭白现在已发出嫩叶。”
2022年入冬以来,会理在小黑箐镇、鹿厂镇、城南街道等乡镇(街道)种植茭白6万余亩,为今年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茭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黑箐镇,2022年冬继续种植茭白1.4万亩。小黑箐镇平均海拔1800—2200米,常年气温17℃—30℃,适宜种植茭白。小黑箐茭白现代农业园区是全省唯一的茭白现代农业园区、全国最高海拔茭白种植区。站在小黑箐镇高处望去,从矮郎河边穿过茭白田延伸到山坡上的村庄,阳光下,一群群白鹭飞舞田间和山间,水田里栽种的茭白与远处建设中的沿江高速高架桥交相呼应。
“去年,种植茭白让白沙村人均收入在2.3万元以上。”王坤龙介绍,小黑箐茭白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前,茭白市场价格才2元/公斤,去年最高达近7.6元/公斤。“连片种植的茭白春夏秋冬呈现不同的景色,下一步将加强品牌培育、品牌创建,发展茭白稻田鱼、民俗文化等,把茭白产业跟文旅产业结合起来,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声音】
会理市委书记陈方勇:让优势产业、资源、文化变强变现变优
会理市将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体现会理特色、服务省州大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高标准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以城乡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着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资源流通、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城乡经济发展互通,增强城乡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地制宜发展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提升乡村就业和生活的吸引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二是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发展。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千方百计做优农业、精益求精做美农村、多措并举做富农民,让优势特色农业“变强”。做好资源能源大文章,围绕“4+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优质资源能源“变现”。高质量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将文旅发展作为加快会理全域致富奔康的首位带动工程,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让特色文旅资源“变优”。
三是高强度刺激消费促进投资,以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聚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域文旅跨越等板块,吸引落地更多项目,确保投资高位增长。充分发挥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突出抓好节庆消费、假日消费;提高古城旅游承载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刺激消费。充分发挥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以自由、公平、包容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流、项目流、资金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