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凉山 见证巨变|傈僳欢歌鹿厂稻香

2022-07-04 09:50:2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云

金沙傈僳族乡王家坪新村。

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凉山观察 王荣升

“傈僳载舞,山谷葱郁,生活巨变,产业新星。”7月3日,川观新闻记者与“探访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王家坪新村、“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感受傈僳族生活巨变,德昌农业产业新发展。

中午时分,采访团抵达傈僳族乡王家坪新村,“葫芦笙”“民族舞蹈”……村民以特有的欢迎仪式接待了采访团。记者了解到,葫芦笙是傈僳族最喜爱的乐器,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

德昌县是四川省最大的傈僳族聚居区,共有傈僳族7000余人。金沙傈僳族乡党委书记李波介绍,曾经傈僳族长期居住在高山的“木楞房”里,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近年来,德昌县的傈僳族在党的政策下,实现了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傈僳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沙傈僳族乡王家坪新村。

行走在村内,只见一栋栋别致的新居矗立着。而在该新村点附近的以原傈僳族旧居为原型的村史馆,能通过明显的新旧对比,感受傈僳族生活的巨大变化。

来到村史馆,在以前王家坪村村民居住房屋“草棚”纪念区,有着以前傈僳族村民们使用的旧物吊锅、风箱、马蜂罩……与现在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完美的诠释了,时代在进步,村民在幸福。

条条新村道,道道通大路。曾经,王家坪村村民们都居住在高二半山上,靠着打猎、采挖野生药材、菌类等维持生计。自从搬到新家之后,村民们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一方面有一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烤烟、枇杷、特色早市蔬菜近2500亩,探索石蚌养殖等特色养殖,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545元。

“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

随后,采访团抵达“麻栗镇香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入眼层层梯田挤满了葱郁欲滴的“德昌香稻”,蓝天白云,远山亦是如此。虽然还没有抽穗,但也能闻到稻香。

该园区规模为11000亩,核心区3000亩(试验区1000亩)。“我们这个香稻产业,既富了农民,又保住了国家的‘粮袋子’。因为园区土地是流转了当地村民的土地,每亩1500元,种出来的稻谷又由公司保底收购回去。”麻栗镇镇长赵贤宇介绍。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收割香稻后,将结合耕作实际进行蒜薹、草莓轮种。

“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

据了解,麻栗镇香稻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形成“三大”功能分区,分别是智慧农科实验区、农旅融合发展区、家庭农场示范区,推广优质稻种植,保护“国家粮袋子”,加强农业种源科技研发,培育“名优金种子”,传承推广“德昌香米”品牌,振兴“本土老牌子”,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