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仓”内的情景。(应雨航 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唐泽文
“我们的玉米、苦荞面、魔芋粉、青花椒品质都好得很。”7月3日上午,位于凉山州西昌市攀西农特产品智慧运营中心的“凉山仓”里,太嘉林一边忙着清点发往浙江宁波的农特产品,一边向重庆、河北等全国各地商家做推介。
这位凉山州消费协作联合会的执行会长、凉山山里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宁波——凉山“两地仓”的运营管理。
开展东西部协作后,宁波市、凉山州于去年9月开始筹建“两地仓”,这种借鉴“海外仓”概念的仓储物流模式,在凉山设立“产地仓”,在宁波设立“销地仓”,通过直采、直运、直销的方式,将一批批凉山好物第一时间送到东部沿海地区的消费者手中。
“这是我们村产的。”打开一盒崭新包装的“丽火山珍”牌黑木耳,喜德县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告诉记者,阿吼村山高路远,加上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村里的优质黑木耳“走不出去”。
“凉山仓”情景。(应雨航 供图)
如今村里第一批农特产品搭上东西部协作的“快车”,与宁波销售企业签下订单,即将通过“两地仓”发货。
“‘两地仓’拥有仓储、冷链冷藏、配送等功能。”宁波驻凉山工作队队长陈坚军说,经初步测算,“两地仓”可缩短物流周期2至3天,降低物流综合成本35%以上。
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在凉山州采访发现,在疫情影响大背景下,在夏季果蔬集中上市之际,“两地仓”正图谋更大销售市场,升级物流网络,以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今年上半年,被称为‘华东第一果市’的浙江嘉兴水果市场一度被列入临时封闭管理区,而上海等地疫情防控,让浙江一些农特产品出不去,间接影响了宁波、凉山农特产品运输交易。”太嘉林说,在如今拼经济、抓发展背景下,“产地仓”“销地仓”的定位需要拓展升级。
“凉山仓”内的情景。(应雨航 供图)
太嘉林说,随着合作深入,“凉山仓”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凉山农特产品输入集散地,还是宁波等地商品输入凉山的集散地。他现在正发动凉山州消费协作联合会所有成员,以“凉山仓”为货物集散枢纽,拓展全国贸易市场,要把“两地仓”变“全国仓”,趁玉米、石榴、芒果等即将上市,提前多接一些订单。
一边拓展合作范围,一边尽可能降低成本。这几天,宁波驻凉山工作队队员应雨航和太嘉林正与凉山州多家快递物流公司谈判,让这些入驻“凉山仓”的企业降低收费标准。“目前已入驻京东、顺丰、申通、邮政等快递物流企业。”太嘉林说,在政府补贴之下,从“凉山仓”发往全国的快递物流费用大概平均降了一半。
同时,太嘉林最近还在“做算术题”。“并不是所有县的农特产品都要先运到西昌,再运到宁波,那样成本太高。”他说,目前凉山多个县已建立分仓,但偏远县分仓的货物能否装满整车,可否走捷径抵达浙江目的地,这背后必须有科学的物流线路设置。
为此,他们正在研发一个物流系统,通过智慧算法优化物流线路,从而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