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简圣松)5月25日,“阿牛阿呷&布拖蓝”应邀压轴2025中国西部高定周。本场大秀以四川大凉山布拖县古老的彝族植物“蒉染”为创作核心,结合彝族银饰、毛纺织与擀制、彝绣等非遗技艺,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重塑传统文化,展现非遗美学与低碳未来的深度融合,呼应中国西部高定周“民族气韵,国际风尚”的主题,以光影为梭,编织横贯千年的美学对话。
活动现场,模特们身着风格各异的布拖蒉染彝族服饰,从T台深处优雅走来,一场古朴与时髦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世界牵手的视觉盛宴就此呈现,让人们充分领略到瑰丽多姿的“布拖蓝”之魅力。
所谓的“布拖蓝”,是立足于布拖当地古老的彝族传统植物染——“蒉染”。彝族蒉染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天然染色技艺,以圆叶蓼蓝(彝语称“蒉”)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将布料染成独特的蓝色。蓼蓝收割后需经半年堆积发酵,制成蜂窝煤状的“蒉饼”保存,使用时需通过“醒蓝”工艺激活染料。蒉染布料常用于彝族传统服饰,如百褶裙、披毡(查尔瓦),深蓝色象征庄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符号。染色效果受发酵程度、温度、氧化时间等因素影响,同一缸染料染出的布料可呈现浅绿、蓝绿、深蓝等几十余种色调。深蓝色则需反复浸染十几次,每次需阴干后调整,过程繁复却充满艺术性。蒉染全程无化学添加剂,废水可自然降解,且染后的布料具有防蚊虫、防紫外线、耐磨等特性,符合现代可持续时尚消费趋势。
“本次发布会是与大家共同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展望其可持续发展前景,推动非遗焕发时代生机。这亦是一次有利于非遗保护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绿色实践,使用天然染料,助力时尚可持续性发展,倡导环境友好的低碳行动。”设计师阿牛阿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