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旺昭觉

2019-07-25 11:07: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 吉俄阿西 为色阿呷莫 徐箭明)从千米高空上,俯瞰着森林的生长,看着草木的摇动,看着昭觉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脱贫攻坚为27万各族群众带来的巨大嬗变。

脱贫攻坚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群众因帮扶的力度、因产业的提升而使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水平节节攀高。也因精神文明的建设,为脱贫攻坚这让硬仗,从根本上奠定了决胜的底气。

“移风易俗”进行时——

去糟粕,取精华,大刀阔斧“砍掉”陈规陋习

昭觉县是原凉山州州府、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具有深厚的彝族民族文化底蕴。但同时,昭觉县又是四川省深度贫困县、现有未脱贫人口最多的县,区域性整体贫困特征明显。

有彝族学者巴且日火曾撰文指出,彝族人“一步跨千年”,但还未能完全舍弃旧传统文化的行囊,行走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大道上难免有“踉跄”感。这种“踉跄”感是多年来陈规陋习的积累。

“杀牛宰羊宴请四方来的奔丧亲属,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习俗,不仅表达了对风尘仆仆前来悼念的亲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着亲人之间难得一聚的欢愉。然而,如今常规的红白喜事成了愈演愈烈的铺张浪费,轻则宰杀数十家禽,重则上百,严重的影响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位彝族群众说,每次宰杀的牛肉根本吃不完,时间一长肉质腐败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也成为群众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大操大办的宰牛习惯停止了,饭菜被换成了牛肉烧土豆、蒜苗回锅肉、凉拌黄瓜、青菜汤、荞耙耙等家常菜供客人享用。流水席持续了七八个小时,客人随到随吃,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四溢,不仅客人对当天的丧宴相当满意,而且主人家也节省下了八九万元的不必要开支。

“过去受攀比风气的影响,很多老百姓是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把红白喜事办得风光铺张,过后的日子却苦不堪言。如今县委、县政府参与管理制约,提倡移风易俗,转变了我们薄养厚葬的落后观念。”前来参加葬礼的客人阿尔吉克所说话,也是很多彝族老百姓的心里话,他们受铺张之风的影响,虽知其害,但为了面子,不得不被动的参与到铺张行为中来。宰杀超需的牛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给并不富裕的逝者家庭亲属垒起了高高的债墙,也隔离了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第一次丧葬“回锅肉”实施后,改“薄养厚葬”为“厚养薄葬”的健康文明生活新理念在全县各地悄然兴起。昭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的春风,也从“丧葬”吹到了群众健康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让移风易俗落地,昭觉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昭觉县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协调指挥、督促检查等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重难点问题解决,充分认识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充分认识移风易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尽管存在一些陈规陋习,但不能因此将彝族文化简单等同于落后文化,尊老爱幼、团结扶助、重信守节等优良传统才是彝族文化的主流与精华。”昭觉县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辩证看待彝族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现代法治与传统德治的关系,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引人向善的部分予以充分保留,对明显落后时代、不合时宜的部分逐步规劝引导,对违背现行法律的部分坚决予以制止,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昭觉县实际推出了“3579”工作模式,使传统习俗得到逐步改进、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始终保持一致,自觉融入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新城市 新环境 新面貌——

昭觉主导“意识为先”,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整治

在今天,走在昭觉县城,我们看见干净的马路不见纸屑,整齐的绿化吐出新氧,扫地车、洒水车忙碌的穿行在大街小巷,路人随手捡起散落的垃圾扔进垃圾箱,又真实地体现除了城市的“新”——这是城市环境的新,也是群众健康文明生活面貌的新。

“我们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决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融入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相推动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全过程,注重与产业结构调整、与民生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切实抓出实效。” 昭觉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城乡环境的治理不仅在强化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形成了“责任全覆盖,治理无缝隙”的推进态势。更是在深化宣传引导上下功夫,让文明之风吹进了社区村组,吹进了百姓家庭,让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深入人心。

“我记着在我小时候,路上垃圾很多,牛粪马粪随处可见,但当时看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而现在啊,大街小巷都干干净净,时间一久看习惯了,再突然有很多垃圾就会觉得烦,在随手扔垃圾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昭觉县城居民说,养成好的习惯和意识,能让群众自觉地参与到维护环境的工作中来。

近年来,昭觉在“民生优先,规划引领”,“设施建设,示范推进”,“宣传引导,健全机制”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全力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初步实现了治理范围和内容的全覆盖,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居民爱卫意识与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开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局面。

目前,县城、70%以上的乡镇均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要求;60%以上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立了生活垃圾“户分类、村运、镇(乡)处理、县统筹”机制,生活污水清洁化处理水平要有较大提高。

该县不断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实现县城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5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8%以上;切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再生资源网点建设,大幅提高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水平。狠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维护,着力增强城镇环境承载能力。

在加快推进县城亮化、农村风貌打造等环境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在城市主干道进行具有彝族特色的风貌打造,实施城乡风貌塑造项目29个,极大地提升城镇形象品位。

——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突出人民群众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城乡居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发动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参与中转变旧观念、旧习惯,改变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提升素质。

“驱鬼除魔”的决心——

扫除愚昧落后,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向毒品“亮剑”

昭觉县的文明新风要吹进群众的生活,为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必须要扫除群众愚昧落后错误的思想,组织全县人民群众全面打响人民禁毒战争,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向“魔鬼”亮剑宣战!

“打击毒品是一种强势的态度,面对毒品我们从不手软,也绝不姑息。但要从根本上消除毒品,还需要让禁毒理念深入人心,让全县人民形成共同的意识……”相关负责人说。

“我曾一度沉沦在毒品这个魔鬼手里,它不仅摧毁了我的身体,也摧毁了我的家庭。我被赶出了家族,无颜面对父母妻儿。”几年前,自以为“意志坚强”的沙某(化名)染上了毒瘾,不仅多年来挣下的积蓄被挥霍一空,自己也被摧残的形如枯槁。在戒毒期间,民警对沙某的关心让他感动的痛哭流涕,通过教育,他深深意识到了毒品的可怕,并发誓一定要与毒魔做抗争。一年以后,成功解毒的沙某他感到重获新生,并加入了昭觉县戒毒协会,向走进村组,以已为例,向群众宣传的毒品的危害,纠正着愚昧错误的观念。最终他也获得了家族的原谅。

在昭觉县竹核乡,一场关于禁毒的宣讲让台下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前来听讲的村民们聚精会神仔细听毒品的定义、划分、危害等内容,宣讲结束后,前来向工作人员咨询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支持和重视。“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家庭和生命,要拒绝毒品,更要向亲戚宣讲毒品的危害,改变错误落后的思想观念。”竹核乡村民说。

昭觉县对于禁毒的宣传从未放松过,在今年以来,更是把力度不断扩大。推进“千村万户”大宣讲大教育活动,成立农村禁毒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并督促各乡镇、成员单位开展活动。将禁毒宣传工作列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机关到学校,从县城到农村,启动全覆盖的宣传活动。

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支部+协会+家族”、“妇女面对面”等禁毒防艾工作模式,组织10岁至60岁群众,开展“歃血盟誓”、言传身教等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

在脱贫攻坚这条漫漫长路上,昭觉正将“物质文明”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相结合,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着这片土地换发灿烂的荣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