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专家学者支招文旅融合发展新方向

www.scol.com.cn (2019-06-19 10:43:2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 李桂林)“此次座谈是会东贯彻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一次重要研讨会、学习会,是文旅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惠民新发展、新经营、新形象,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在四川省会东县“诗画会东”2019年至2021年文艺创作规划座谈会上,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一席话,让在场的文学艺术专家们频频点头。

会东地处攀西大裂谷,地质结构独特,自然风光秀丽,既有金沙江、鲁南山、老君滩、老君峰等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彝族奥索布迪、傈僳族蹢脚舞、会东万人清明宴等一大批独特的人文景观;153公里金沙江蜿蜒而过,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2℃,森林覆盖率达45.5%,被誉为“天然氧吧”,目前已建成森林康养小镇2个,拥有世界顶级食材“黑松露”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黑山羊”。

全县有汉、彝、傈僳等31个民族,从先秦文明到红军长征,从封建与奴隶社会并存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悠久的巴蜀文化与朱提文明在这里交融,形成了“川滇融会、博纳西东”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保留有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 等民俗,民族民间文化具有蜀风滇韵相融合的鲜明特色。

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川滇交融的民俗文化……会东兼具的独特地理、人文、民俗特色,如何在文旅融合浪潮中脱颖而出,未来又该如何规划?

省文联副主席、省评协主席李明泉建议,会东应该遵循文化资源配置多种可能性规律,聚集城市主题,挖掘文化内涵,围绕诗情画意,从视觉、听觉、感觉、味觉、嗅觉、知觉等方面融入细节,让城市气质可视、可观、可触摸;以乡村旅游为支撑点,落实到城市社区、小巷建设,突出居民自身感受,建设主题社区;做足“水”文化,突出“润”气质,充分发挥艺术门类作用,聚焦水电移民,抓住诗画开展创作,做到金沙侧润、生态温润、艺术沁润、乡村光润、城市圆润、生活滋润。

中国曲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张旭东建议,要把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盘活文化内涵,融合文化业态,打造城市归属感;要把打造“说唱会东”,与“诗画会东”相结合,寓教于乐,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引导群众,传播优秀文化;要把城市色彩转变为彩色城市,利用新闻群体力量,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等传播平台,打造“网红”打卡地,传播会东特色文化;要发挥文艺特色作用,挖掘、培养会东文化人才,为会东文艺人才培养尽心尽力。

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主席、一级美术师代跃建议,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品格。要打造城市特色,为城市注“魂”,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让艺术传承更加自信;要做实文化脱贫,邀请优秀文艺作家到会东开展交流座谈培训,提升会东书法爱好者文艺水平;要让文艺作品走进课堂和基层组织,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陶冶群众文艺情操;党委政府要给予充分关心关爱,给本土的文艺创作人才留足发展空间和平台。

来过两次会东的中国音协会员、省音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罗蓉表示,深切感受到了会东文艺爱好者对文艺创作活动的热爱,希望县委、县政府加大业余合唱队培养,本土人才队伍培养,创作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作品。

省美协原副主席、四川省雕塑学会会长邓乐、省文联组联处处长吴彬、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副主席、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管苠棡、中国美协会员、省美术馆副馆长龚仁军还围绕“诗画会东”歌曲、雕塑、绘画等文艺创作规划作了专业、权威的发言,提出了思路、见解和意见建议。

如何实现文旅融合发展?郑晓幸建议,要依托县城“43341”现代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会东打造成一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市;要加强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等载体,进行全方位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带动服务业升级发展;要再梳理、再认识会东文旅资源,找准文旅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做好顶层设计,让资源优势持续发酵;要认真总结经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树立典型范例;要丰富在建文艺场馆内容,采取订单式方式,让艺术作品入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把金沙江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全省最具优势、最具亮点、最具竞争力的文旅品牌,以节会为媒,进行多样性传播,打造攀西文旅经济带新爆点;要创作具有特色的县歌,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形成自己的文化logo、文化IP,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诗画”成为会东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引擎,让会东人民群众收获幸福感,夯实获得感。

为实现文旅融合新发展,会东县将全面开展“诗画会东”文艺创作规划,用三年时间(2019-2021)联合开展文艺创作工程,突出文化核心、旅游载体,再造会东发展“新名片”。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