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甘洛:“一村一幼”不让彝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www.scol.com.cn  (2017-12-05 09:58:1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云  

■ 施建华

■2015年,甘洛县227个行政村(社区)仅有2个幼儿园。彝族儿童尤其是纯彝区的儿童,没有经过学前教育的汉话教学和训练,在小学一年级基本上听不懂汉话,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学生甚至到了二、三年级还在读“望天书”。


甘洛县坪坝乡磨子沟村幼儿园老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素有凉山“北大门”的甘洛县共有28个乡镇、227个行政村(社区)。直到2015年,这227个行政村(社区)仅有2个幼儿园,彝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62.5%。

彝族学生的母语是彝语,在没有“一村一幼”前,乡镇的彝族学生没有接受过一天的学前教育,就直接进入小学一年级接受普通话教学,很多学生连一句普通话都说不来,也听不懂,跟不上教学进度,有的学生甚至到了二、三年级还在读“望天书”。

俄里沙布从没想过,有一天幼儿园会开在家门前,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女儿阿依布金莫就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接受学前教育。

25岁的俄里沙布是甘洛县石海乡则俄村人。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这个“90后”的父亲结婚前在外打工,天南海北地到处跑。在外奔走了多年,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俄里沙布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甘洛县阿兹觉乡幼儿园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训练

“一没文凭,二没技术,打工也只能干又苦又累的活,尤其是不懂汉话在外面根本没法和别人交流。我不想让女儿重复我的路。”俄里沙布的父母和妻子,都只会彝语,他担心女儿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上了小学以后学习会很吃力。让孩子上幼儿园,早一天接受学前教育,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的俄里沙布回了家乡,打算将女儿送进县城上幼儿园。但是到城里一番打探之后,俄里沙布无奈地选择了放弃。“甘洛县城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根本进不去。民办幼儿园一学期的费用大概是两三千元,一年就要六千元左右。”俄里沙布说,他所在的则俄村,距离县城有15公里的路程,要在城里上幼儿园,还得在县城租房,一年的租金要七八千元。这样一算下来,在县城上幼儿园,一年的开支至少要一万多两万块钱。这对于全靠他一人打工挣钱的彝族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现在好了,不用去县城,娃儿在村里也可以上幼儿园,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个帅气的小伙子腼腆地笑道,“自从在村里上了幼儿园,女儿就有了不少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卫生习惯的改变,以前经常坐地上,用袖子擦鼻涕,现在知道上学要穿得干净整洁,衣服有一点点脏就要求换,流鼻涕要用卫生纸擦干净……

阿依布金莫就读的幼儿园设在石海乡则俄村彝家新寨,由该村活动室布置而成。近日,记者来到这个美丽的彝家新寨,实地探访这里的“一村一幼”。

20多个可爱的孩子,分成两组,正围坐在小桌子前,摆弄着手中的玩具。教室里,彩电、电子琴、黑板、消毒柜等教学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教室里的墙上,是孩子们的涂鸦作品,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画,充满童真童趣。

“没有这个幼儿园之前,村里的小孩都是敞放的,每天漫山遍野跑。”幼儿园的沙老师原本是乡里小学的任课老师,村里的“一村一幼”正式开办后,她就来到了这里。“你看,这是去年第一学期时孩子们的涂鸦作品,和今年的对比,差别很大。”沙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涂鸦作品感慨道,没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不知彩色铅笔是什么,对于涂鸦也毫无概念。而现在,孩子们对色彩、涂鸦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学会用手中的彩色铅笔,表达内心所想。


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足村幼教点一群彝族孩子们正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做着游戏

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沙老师,见过太多十二三岁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的事例,也曾为学生的流失感到心痛。现在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相比过去,“80、90后”一代父母深知知识文化的重要,想方设法也要让孩子们上学。

“他们对于学前教育有着同样的需求与渴望。”沙老师说,从以前的义务教育阶段请都请不到学校上学,到现在的学前教育阶段年龄不够也要硬塞进学校,彝区村民教育观念的改变可见一斑。

冬日的暖阳洒满山野,海拔1000多米的普昌镇哈木足村彝家新寨“一村一幼”里,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广场上做游戏。哈木足村彝家新寨于2014年建成,村委会一间9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就是村里的“一村一幼”所在。村委会前1000平方米的广场,成了孩子们自由奔跑的户外活动场地。

自从有了阿依玛格得(彝语:幼儿园),35岁的苟吉所布惹感觉轻松了不少。6岁的儿子法布子和4岁的女儿法以莫,都在村里幼儿园里上学。每天早上10点之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苟吉所布惹就安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中午孩子在幼儿园能吃一顿牛奶加蛋糕饼干的营养午餐,下午两点过放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妈妈再将他们接回家。

“上了一年的幼儿园,两个孩子学会了很多歌,还会跳舞,讲卫生,懂礼貌,还学会了很多汉语,进步太大了。”对两个孩子的变化,苟吉所布惹感到很欣慰,“最关键的是,娃娃上幼儿园是免费的,连营养午餐都是免费的。”

为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薄弱问题,保障彝区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2015年以来,甘洛县着眼彝区农村幼儿教育匮乏、幼儿入园难等问题,整合各类资源实施“一村一幼”工程。为让更多的乡村幼儿像城里孩子一样成长,甘洛县在综合考虑彝家新寨建设、人口流动和适龄儿童数量等因素,按照“集中资源、节约成本、填补空缺、方便就近”的原则,科学布局幼儿园,确保每一所村级幼儿园都能建在群众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甘洛县已建成217个幼教点建设任务,招聘辅导员688人、开设344个班,招收幼儿10609人,在全州率先实现了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一村一幼”建设的推进,为彝区学生尽早突破普通话的“语言关”,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从小接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彝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一村一幼’前,农村的学龄幼儿在村里自然生长,在地上摸爬滚打,卫生习惯不好,安全意识淡薄。”甘洛县教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一村一幼”后,学龄幼儿在幼儿园里接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得到保障,促进了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学前教育为提高彝区办学水平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彝区学龄幼儿进入“一村一幼”学习后,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家长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打工或发展经济,为彝区老百姓扶贫增收和脱贫致富提供了条件。“一村一幼”的实施,提高了彝区教育发展水平,为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提供了条件。

目前,全县现有公办幼儿园4所,19个教学班,在园幼儿818名;民办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306名;“一村一幼”幼教点217个,10609名;全县3至6岁儿童总数11578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20%,6岁儿童入学率达到87.3%。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