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凉山】让“非遗”活起来 把布拖打造为彝族文化的生态原乡

2018-10-28 12:23: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日报凉山全媒体中心记者 罗加山

/home/img/file/20181028/20181028122529_1220.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炫丽华贵的彝族手工服饰、唱入心灵的阿都高腔、巧夺天工竹制口弦制作……这些是凉山民族文化的代名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地游客充满了神秘感。而在凉山的布拖县中,这些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纯粹的信仰。

10月27日,布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以实体展示的方式,用全方位感官的盛宴将把这些非遗文化带到了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眼前。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布拖县位于凉山的腹心地带,传统文化受外界冲击较少,因此古老的彝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延续着,是彝族阿都文化的发源地。布拖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银饰制作技艺、口弦制作技艺),省级名录10项(彝族火把节、彝族阿都高腔、彝族阿都歌谣、彝族什喜尼支嘿、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竹制口弦)、彝族火把节、彝族口弦音乐、彝族传统苏尼舞、彝族银饰制(传统手工技艺)、彝族嘎库甘尔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6人。

“叮叮叮”看似漫不经心的敲打,确构成了彝族银饰细腻的线条。巧妙的构思,传神的造型,天然的情趣,充分展现了彝族服饰、银饰与人三位一体的完美组合。据了解,布拖彝族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有酒具、餐具、配饰等。

“一个小竹片能够吹出这么美的旋律,太神奇了。”口弦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拿出手机来拍照和录视频。口弦乐音如同耳语一般,悠扬婉转。口弦是彝族人民对语言声调曲折的模拟,编成了音乐旋律。而吹口弦的小木片确是藏着大乾坤。做口弦的原来主要是金竹,要把竹片刻成类似于风琴簧片样的乐器,一般长15厘米左右,形如短剑。口弦的音因片数的多少而不同,两片的口弦有宫音和商音两个基本音。三片的口弦基本音为宫、商、羽,以此类推。

彝族阿都歌谣是以男女高音唱法为主的一种音乐形式,作为彝族的民间口头流传文学,既有对活形式,也有对歌形式,演绎者主要是青年男女。布拖的阿都歌谣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富含着彝族人的艺术、信仰和价值取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