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凉山】昭觉彝族服饰 “花样”多 传统不乏素雅时尚更显潮流

2018-10-27 13:15: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日报凉山全媒体中心记者 周静 何勤华 罗加山

/home/img/file/20181027/20181027131643_9680.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哇,太漂亮了,这是彝族婚礼服吗?”“配上传统银饰,简直就是一套华丽的盛装礼服!”10月26日,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的媒体记者们来到昭觉县,在昭觉县服饰文化中心,一排排穿在模特儿身上的彝族服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这是在传统彝族婚礼服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设计的服装,既保持了彝族传统审美要素,也融入了现代符号。”“传统彝族服饰主要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现在加入蓝色、紫色等,其色彩更加丰富华丽。”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看到,经过改良设计的服装,既保留了彝族特色,又有了现代气息,不仅色彩更加丰富、款式上也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因而更具有了市场前景。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活文化。昭觉县是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昭觉彝族服饰异彩纷呈、种类繁多,服饰品种多达300多种,各种配饰和花纹图案上千种。其独一无二的服饰资源,既有婚服、丧服、毕摩服、战服等专用服饰,又有男女风格迵异的服装,如英雄结、英雄带、斗笠、擦尔瓦、披毡、百褶裙、宽大的女子上衣等。

据昭觉县服饰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03年以来,昭觉县拿出巨资投入到彝族服饰文化品牌的挖掘和保护上,经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宣传与打造,已取得明显成绩,2004年、2011年昭觉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树立了彝族服饰文化品。2007年,正式成立了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昭觉的“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昭觉的“彝族服饰” 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昭觉县在培育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积极想办法找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尽可能地支持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服饰设计、制作上,除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外,瞧准机会时不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双策略,一方面请北京、服装学院的著名设计师到昭觉来实地进行设计、制作指导,为昭觉彝族服饰的设计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将昭觉彝族服饰中心设计制作好的产品送出去参展,或赠给部分各界名流穿上,不断在世界各地的大场合亮相,把昭觉彝族服饰的品牌形象打出去,使昭觉彝族服饰文化品牌扎根昭觉,影响更大、更深、更远。

这几年,无论是在昭觉,还是在西昌,热爱彝族服饰的设计、制作和销售者,他们边扎扎实实地干着自己手中的工作,边在工作之余热心关注和借鉴起国际最时尚的巴黎时装设计制作的各类节目,萌动了让传统彝族服饰与国际最时尚的顶级服饰设计制作相衔接接轨的念想,使昭觉彝族服饰的发展看到更加加灿烂辉煌的前景。

据了解,目前昭觉县有彝族服饰销售点46家,彝族服饰传承人34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1名,州级4名,县级28名,彝族服饰年销售额800余万元,纯利润达100余万元,目前从事彝族服饰产品工作的农村妇女达4万余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