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 : 演绎民族文化 展现彝族风情

www.scol.com.cn (2019-07-12 15:19:3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云  

■四川日报凉山全媒体中心记者 何勤华 文 王云 摄

雍容华贵的彝族手工服饰、从耳朵传入心灵的阿都高腔、巧夺天工竹制口弦制作……这些是凉山民族文化的代名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地游客充满了神秘感。而在凉山州布拖县中,这些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纯粹的信仰。

布拖又称吉拉补特,是彝语“补特”的音译,“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布拖县位于凉山的腹心地带,传统文化受外界冲击较少,因此古老的彝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延续着,是彝族阿都文化的发源地。

近日,记者走进布拖,感受神奇的阿都文化。

千百年来,彝族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和迷人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直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和最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布拖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叮叮叮”的声音传来,63岁的国家级银饰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看似漫不经心的敲打,确构成了彝族银饰细腻的线条。巧妙的构思,传神的造型,天然的情趣,充分展现了彝族服饰、银饰与人三位一体的完美组合。据了解,布拖彝族银饰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有酒具、餐具、配饰等。


罗加山 摄

口弦乐音如同耳语一般,悠扬婉转。口弦是彝族人民对语言声调曲折的模拟,编成了音乐旋律。而吹口弦的小木片确是藏着大乾坤。做口弦的原来主要是金竹,要把竹片刻成类似于风琴簧片样的乐器,一般长15厘米左右,形如短剑。口弦的音因片数的多少而不同,两片的口弦有宫音和商音两个基本音。三片的口弦基本音为宫、商、羽,以此类推。

彝族阿都歌谣是以男女高音唱法为主的一种音乐形式,作为彝族的民间口头流传文学,既有对活形式,也有对歌形式,演绎者主要是青年男女。布拖的阿都歌谣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富含着彝族人的艺术、信仰和价值取向。

彝族朵洛荷舞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活动中的主要项目,火把节唱的歌统称为朵洛荷,仅限女子集体表演的一种歌舞形式。舞蹈演出时间近一个小时,数十位身穿彝族服饰的女子打着黄油伞,唱起优美动人的歌曲缓步出现。舞者们微低着头,踏着轻盈的舞步,哼着当地彝族动人的歌曲,边唱边舞。

彝族达体舞融合了彝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达体舞包括达体舞第一套、达体舞第二套、阿诗且(一)、阿诗且(二)、阿诗且(三)共计5套舞蹈。这种舞蹈男女老少皆宜,不受环境、时间、人数、道具以及音乐伴奏等条件的限制。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