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记忆 展露面孔 凉山“非遗”薪火相传

2013-09-09 10:28:17来源:凉山日报编辑:李正勇

  今年6月15日,作为活动组委会亲点节目,德昌县傈僳族原生态舞蹈“嘎且且撒勒舞”亮相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演出。

  “嘎且且撒勒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当天,凸显民族风韵的“美好舞蹈”在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同时,再次向观众展示了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影响越来越大

  自首届开始以来,每一届“国际非遗节”上,都能看到凉山的靓丽身影。依托浓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凉山州多次受文化部邀请赴北京、台湾等地参加“奥运非遗展演”及“国粹非遗展”等展演活动,凉山文化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广且越来越大。

  凉山州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工作,通过7年努力,共推荐申报国家级名录10项,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名录86项,省级传承人96名;评审、公布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6项,州级传承人163名。彝族“克智”、口弦、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彝族火把节、朵洛荷、蹢脚舞、摩梭人成丁礼等一系列项目进入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据统计,凉山州的州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在全省位居第一。

  2011年,凉山州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用以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数据库将永久性存档保护。

  目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抢救性保护试点工程——“口弦”、“甲搓”数据采集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彝族火把节”人文专题片及非遗精品图书《火把•家园》于今年火把节前后相继出版发行,填补了凉山州重点文化品牌影视、图书编制上的空白。

  走活态传承路

  “左手要再用力一点,使劲按着,对了,大家再来一遍。”

  “叮咚叮咚……”

  今年暑假,州民干校内不时传出阵阵悦耳的月琴声。教室里,彝族民歌、器乐专职培训师阿铁说日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起劲。

  7月15日,首期暑假民歌、乐器传习班在州民干校开班,40名学生在著名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习了彝族民歌、月琴、马布等“非遗”文化。

  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发现,在美姑和昭觉等地有一股执着而弱小的力量在坚持传承“非遗”文化,有不少专职音乐培训师在家乡开设免费班级,教学生学月琴、学民歌,这些学生在本地念完中小学转入西昌,却因为无培训平台,不得不中断学习。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机关党委书记安图说,非遗保护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下去。非遗有“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特点,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好传承下去的路。以月琴为主的器乐培训班,显然是凉山州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一次有效尝试。

  保护利用并重

  8月27日中午,阳光灿烂,西昌市石塔街边的一间彝族服饰小店里,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正在赶制一批彝族服饰。

  贾巴子则左手按着一大块红布,右手拿着一把剪刀,略一思索,便动手飞快地在布上裁剪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一件彝族服饰的上衣便初现雏形。另一侧,缝纫机“嗒嗒嗒”地飞速旋转,贾巴子则的徒弟们巧手翻飞,正在往裁剪好的衣服上勾勒花样繁复的花边。

“一套手工制作的传统彝族服饰价格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生意还不错。”贾巴子则是省级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她经营的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去年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对于贾巴子则来说,手工制作彝族服饰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她更想把祖传手艺传承给更多的妇女。目前,由她亲手传承手艺的徒弟已有50多名,且均为免费教学。

  近年来,非遗产品市场价值不断凸显,漆器、银饰、彝族服饰等非遗产品已成为解决就业、助农增收的产业。但是,为追求经济效益,是否会出现“流水作业”,断送非遗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呢?

  “凉山州非遗产品坚持纯手工制作特色,力求原汁原味。”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非遗保护科科长姚永梅告诉记者,凉山州正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通过积极推动非遗项目与凉山特色旅游相结合、搭建展演平台等方式,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