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褒奖

2021-03-18 10:40:5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云

【人物名片】

杨洋 宜宾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担任凉山雷波县卡哈洛乡卡哈洛村第一书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栋

“瓦阿瓦?”(彝语:身体好吗?)2月1日,看到有村民的朋友圈定位在医院,杨洋赶紧发去问候。离开卡哈洛村已一年多,但杨洋还把自己当成“村里人”。

雷波县卡哈洛乡卡哈洛村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带的半山腰。时年30岁的杨洋就任第一书记时,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0余户700多人,贫困发生率超过70%。

“当时儿子才两岁,但我没有犹豫。”杨洋的果决,来自于家庭。得知杨洋要驻村扶贫时,曾经援藏的父亲主动帮他收拾好行李。这种宿命似的传承,让他下定了决心。

杨洋的自信,来自于对卡哈洛村“穷根”的研判:当地零星种植的青花椒产量和品质不错,但村里年轻劳力务工比例还不到10%。

农学专业出身的杨洋,上任后第一个扶贫举措,是买来花椒苗,手把手教大伙种上。“一亩青花椒年产值能有四五千元。”杨洋说,此前,村里已经完成了水源保障提升工程,灌溉不是问题。

但青花椒从种下到挂果丰产,最快也要三年。这期间贫困户的收入怎么办?杨洋决定通过务工和特色养殖业打开增收渠道。

2017年下半年,卡哈洛村请来职校教师,组织了两轮职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有了劳务技术,门路也打通了——2017年底,经过面试等环节,广东佛山方面一口气招聘了上百名卡哈洛村农民工。

但杨洋仍不放心:老乡们在外地习惯吗?他们在岗位上能做得好吗?启程之前,杨洋专门建了微信群,明确了各用人单位的“打工带头人”,每天沟通村民的工作生活情况。所幸,有了前期的培训打底,村民都表现得不错。

眼下,卡哈洛村的青花椒已经挂果。去年产值超过100万元。有了产业支撑,卡哈洛村不仅摘掉“穷帽”,还在谋划下一步农旅开发。

回望这段扶贫经历,26个月里,杨洋带着村民建了300多亩青花椒种植基地,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等实现全村年劳务输出200余人次。2019年,卡哈洛村人均收入6636元,是2016年的2.2倍。杨洋说,能让卡哈洛村的老乡过上好日子,让卡哈洛人认为自己“办了实事”,就是对自己最大褒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