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打工仔回乡守“望”青山

http://www.scol.com.cn  (2017-04-25 10:50:0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 杨琳 唐晓辉)白手起家积累原始资本,回乡创业迎致富人生,是多数外出务工青年的志向。雷波县马湖乡中山村的杨在国就是这样一位,用平凡经历走出了不平凡人生的普通农民。

“摔倒了可以再爬起来,精神垮了就彻底毁了!”今年44岁的杨在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便跟随打工大军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打工。不同的是,杨在国比多数打工仔更有“理想”。

打工挣回第一桶金

1991年,杨在国在一家羊毛衫厂做了一名学徒工,每月工资260元。

领到人生第一笔薪水,杨在国紧紧地捧在手里,兴奋的哭了起来,自己终于可以靠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了。

随着时间推移,杨在国渐渐地掌握了羊毛衫制作工艺,成了一名技工,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但是,靠打工致富似乎遥遥无期。

在熟悉了市场行情后,杨在国看到了商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开厂,自己给自己打工!

2004年,杨在国游说亲朋好友,东拼西凑了十几万,买了12台羊毛衫纺织机器,做起了羊毛衫生意。

靠着诚信经营、吃苦耐劳,杨在国的订单越来越多,生意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高峰时有100多个工人,最高时年收入达到了80万元。

回乡创业当猪倌

随着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杨在国接触到了各方面的讯息,眼界也变得开阔起来。

2010年,杨在国将羊毛衫厂交给弟弟管理,回乡拓展产业。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一门心思往深山里钻,亲朋好友不理解,就连马湖当地的村民也觉得杨在国是个疯子。

2011年,杨在国与雷马屏农场签订协议,负责看守“雷马屏”农场在马湖乡张家山留下已经荒废的1300多亩茶园。杨在国不收一分钱看守费,唯一的条件是在茶园里养殖土猪。

带着20万回乡,杨在国从100多头本地黑猪起步,在深山里与猪同吃同住,开始了“猪倌”生活。

“当时回乡时,也的确是在冒险。”现实给了杨在国当头一棒!由于缺乏科学饲养和管理,半年下来,杨在国的第一批土猪便仅剩下68头。他开始查阅大量书籍,四处拜访养殖专家,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成活率大大增加。

敞放的环境,让当地黑土猪野性大发,每天的运动量特别大,正是杨在国所看中的。大运动量让成长中的土猪瘦肉率增加,且吃着鲜嫩的草,微量元素到保障,肉的味道也更美味。

然而,一个意外发生的情况却让杨在国兴奋不已,改变了当初的发展思路。

“野放环境让土猪适应了大自然,与老林的野猪私自幽会。”原来,有一头土猪下崽后,小猪的全身有大大小小黄色的条纹,着实让杨在国吃了一惊:土猪与野猪有了感情结晶。

两年后,杨在国土猪规模发展到了600多头,年产值40余万元,足不出户便被马湖景区周边的宾馆订购一空。有了示范效应,47户农户纷纷加入杨在国成立的合作社,规模也渐渐壮大了起来。杨在国也给土猪取了个响亮的名字:青山猪。

“守望”青山变金山

几年的坚持,从当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声名在外。而他却并不满足当猪倌,他要让青山变成金山。

“只要希望还在,我就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当初成立养殖合作社时,承诺带着农户走上富路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让杨在国愧疚不已。

走在青山上,记者看到了一人多高、被当地人称的“旧梨子”的保护树种——珙桐,让记者大吃一惊。

原来,杨在国两年前便在承包的茶园里投入上百万,培育了近千亩珙桐苗,计划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看中的是马湖旅游的发展机遇,利用青山找旅游钱!

珙桐林下,还有一行行插了小牌牌的地块,被杨在国称为试验田。地里试种了一种市场俏销的名贵中药——重楼。

多种经营并驾齐驱,杨在国懂得这个道理。“有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我一定会找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问及对未来市场的风险评估,杨在国深遂的眼光对未来充满期待,要利用好大山赋予的丰富资源,通过努力把资源变成资本。

“鸽子树下,游客成队,听鸟语蛙鸣,赏青山美景,品彝家美食……”杨在国的构想里,用不了几年,张家山将被打造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森林公园,青山将变成真正的金山。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