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凉山的学生给长辈当老师

2018-03-01 10:21:05来源:央广网编辑:王云

央广网四川2月28日消息(记者凌晨 韩民权 贾宜超)请回忆一番:你的卫生好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在四川省南部大凉山农村读书的学生们,把老师教会的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和洗衣等卫生好习惯,学到的“防艾”知识,上了嘴的普通话带回家里,给长辈们当起了老师。“小手拉大手”正悄然影响和改变着凉山成人群体的不良卫生习惯。

沐浴:让布拖娃儿们体会不一样的幸福

布拖县木尔乡中心校的老师给记者讲了一件事,块只村有一对脏兮兮的双胞胎兄弟,首次完成入校注册,老师恳请家长能把娃儿的手、脸、头发和衣服鞋子洗干净,家长回敬的一句话呛得老师无话可接:“我们没的时间,娃儿长大就懂得卫生了”。

在凉山,为了确保各家各户的孩子能上学,乡村干部和老师挨门挨户访问,费尽口舌甚至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念书,现如今,挤满了学校的孩子们是“求爷爷告奶奶”的结果,由此老师得看家长的脸色,于是块只村这对胞兄胞弟的卫生就由老师承担了下来,老师不仅要手把手教洗手、洗脸、刷牙、洗衣、叠衣、穿衣,还要承担起督导之责。

凉山人因对大山的生存依赖,而对陌生的现代文明生活生出些许排斥。封闭、简单的贫困生活方式,弱化了人们对卫生习惯的轻视,加上占多数的冷凉天气,“洗”成为生活中“奢侈”的一部分。

经过老师的悉心训练和照料,块只村的双胞胎兄弟的变化,触动了父母亲内心深处爱美的天性,他们惊奇地对老师说:“国家真好,把我家的娃子养得这么好”。

手、脸、身体和衣着干净,能够给人带来由里到外的“精气神”。

犹如一粒善种,这件事在布拖县木尔乡中心校生根发芽,学校依托政府投建的新校舍,依靠凉山环境与生计发展研究中心、布拖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资助的“大凉山彝族儿童综合发展项目”,将获赠的大型洗衣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引入木尔乡中心校,不仅为数百位走读生和寄宿生提供了盥洗热水,而且辟出浴室为学生提供每周一次的沐浴机会。

记者来到校园没几分钟,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就把玩耍的孩子们催进了教室,校园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学校的设施虽简陋却齐全,操场、篮球架、简易乒乓球台一应俱全。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浴室。校长朱兴军说:“在校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专门辟出男女浴室,在木板隔成的小间安装了喷头,为了节省热水和孩子们互助,一个喷头下安排了两三个孩子同时洗浴。学生的外衣由生活老师收齐后统一在大型洗衣机洗涤、晾晒、分发。内衣则让学生自己动手洗,以提升动手能力。”

学生由走读生和寄宿生两部分组成。超出学校2.5公里以外的学生有权选择寄宿,最远的家庭在几十公里以外。半军事化的训练和管理方式,让一切变得有秩序。毛巾、香皂盒、牙刷和牙刷缸、脸盆、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即使在拥挤的宿舍也是如此。走读生每日到校的第一项任务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先做卫生操,再到指定的区域洗手、刷牙、洗脸。

记者:冬天也供应热水?

校长:是的,大型电热水器保证孩子们冬天也能洗手、洗脸、刷牙,每周洗一次澡。

木尔乡为孩子们提供每周一次的洗浴机会,对凉山的孩子弥足珍贵,温热的清水涤去的是孩子们身上的污垢,置换给孩子们的是好习惯和新理念。

校长介绍,住校生450名,走读生300名。其次,父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也住校。

好习惯需要环境和长期坚持养成。在寒冷的冬季,有些孩子回家度过一个周末返校时,卫生状况退步了。在督促孩子们改变的同时,老师对卫生习惯保持较好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发一些洗衣粉和香皂,托学生带给家长。以学校的名义奖励家长,如此往复带动家长、孩子与学校的互动,卫生保持不好的学生由此心有愧疚,回家之后会给爸爸妈妈提出要求。

“中央厨房”: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校长朱兴军引领记者前往老师办公室的途中,几位员工正从台阶下往台阶上的封闭小货车里搬运着一个个金属保温桶。校长介绍,保温桶里是免费午餐,要送到临近的“一村一幼”幼教点。台阶下的综合楼一楼是厨房,数百名学生的一日三餐从这里烹制而成。

醒目的“中国社会福利院免费午餐布拖中央厨房”牌子挂在厨房的墙上。

学生在教室各自的课桌上就餐,每次轮值的三名学生负责领取饭、菜、汤,为同学们分配,记者看到,是日午餐是米饭、白菜炒猪肉片、萝卜炖排骨汤。校长说搭配的伙食能满足孩子们的营养需要。

记者:这样的“中央厨房”在布拖县就你这一家吗?

校长:全县有8个这样的“中央厨房”,木尔乡中心校是第一家挂牌的,都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提供的。

记者:免费享受午餐的学生有条件限制吗?

校长:没有限制,所有的孩子都有权享受免费午餐。

记者提出前往“一村一幼”幼儿园采访,校长欣然同意,我们乘车20多分钟来到叶尔村幼儿园。在村口的空地上,年轻人围圈坐在地上玩牌。据介绍,在凉山深处的农村,大部分中年人还是文盲,在这个屋里比屋外还寒冷的冬天,除了在外打打牌度日,还真是无别处可去。

叶尔村幼儿园也被列入了“大凉山彝族儿童综合发展项目”,在一个四合院大小的院子里,有大班、小一、小二班和一年级、二年级五个班,共有243名孩子,这些3至6岁的孩子们被厚衣棉裤包裹着,有的在教室里、有的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有的站着,都端着小饭碗往嘴里扒拉饭,院子里的三个保温桶,正是此前从“中央厨房”运送至此的免费午餐。

凉山州铺开建设的“一村一幼”工程,为早期培养3至6岁幼童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课程表上的内容是:小班、大班的孩子有体育、美术、舞蹈、音乐、安全课程,一、二年级开始学习语文、数学。叶尔乡点校校长吉牛此哈说:“老百姓特别欢迎国家的这个政策,幼儿园不仅解放了家长,而且给孩子提供免费午餐,学说普通话,听得懂普通话,通过小班、大班的学习升入一、二年级,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记者即将告别这些孩子们时,一位辅导员给负责人报告:“刚接到电话,因天气太冷,上级让我们提前放假。”

记者感到心疼的是,大凉山的这些幼童在山区的寒冬里饱受着严寒,而事实上,即使放假回家,冰窟一般的家也解决不了孩子们的御寒问题。

“防艾”:凉山人的必修课

同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的11个“国贫县”,布拖则是贫中之贫。一路走过美姑、昭觉的山地,进入地势平坦的布拖县,陪同人员介绍说:“三大坝子四片坡,九分高山一分沟,布拖坝子金沙江,两条江河绕县过,立体气候灾害多”,原来“坝子”就是平地的意思。事实上,记者以为的平地优势在这里也是非典型优势。

木尔乡中心校,是伫立在布拖坝子上最气派的标志性建筑,校园背靠大山。两栋各四层的教学楼承载着布拖人的希望,从学校步行到县城大约需要一节课的时间。在木尔乡人口中,上学孩子的比例不算低,截至到2016年10月的统计数据,全乡人口7153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715名,学前教育幼童300名。

昭觉县民族中学校长勒勒可能不知道,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布拖县木尔乡学校,最多的一个班级容纳了95名学生,比他的学校最大的班还要多出5人。60平米的房子里,摆放着20张高低铁床,一个铺上俩孩子。

这就是凉山教育的真实情况。

在木尔乡中心校当老师真不易,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手把手教会和督导孩子们的卫生,还有一项刚性任务——每周一次的卫生课,这一课的核心任务是普及“防艾知识”。朱兴军校长告诉记者,这一堂卫生课非常重要,一是保护孩子通过了解掌握知识,保护自身不受艾滋病的侵害;二是学生们把“防艾知识”带回家,向长辈们普及,在“防艾”体系中,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校长朱兴军告诉记者:“爱孩子是父母亲的天性,就像学生敬畏老师,老师改变孩子,孩子影响家长。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直接引领那些卫生习惯不好,不懂得卫生习惯重要性的家长改变自己。加之政府在成人中开展的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台用灶台,从"五洗"做起,久而久之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养成现代文明习惯。”

彝族人坚毅、豁达、幽默,勇于面对现实。在省级单位工作的一位彝族干部告诉记者,凉山州的“防艾”任务很重,在吸毒、贩毒和艾滋病这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上,我们不怪任何人,包括深受其害的患者,要怪就怪我们没有文化。凉山人补不上文化这一课,生活坏习惯改不了,“艾”的问题就不会改观。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文化就没有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投资建设的“一村一幼”工程,让绝大多数孩子能完成学业,对我们凉山人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上了学的娃娃们,尤其是女娃娃才是凉山的未来和希望。

校长:祈盼老师的待遇能高点

叶尔村幼儿园由木尔乡中心校直管,朱兴军校长告诉记者:“针对幼儿园的管理和考核很严格”。记者通过墙上贴的《USB-福瑞布拖项目早教点辅导员月度考核表》验证,考核分“日常工作”和“幼儿课程”两部分,各占40分和30分,涉及内容包括背诵诗歌、唱歌、舞蹈等有具体数量指标等在内的14项考核内容。

凉山彝族自治州3070个幼教点的主要任务是:教会11.5万名3至6岁孩子养成洗手、洗脸、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会简单的普通话对话,为孩子们上小学打下语言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政府举债24亿元,新建乡镇幼儿园450所,改扩建寄宿制学校475所,新建158所。

硬件设施得以改变的同时,师资不足成为困扰当地教育向深度延伸的瓶颈。

记者:硬件方面的困难不是很多了吧?

校长:硬件基础设施改善的很不错了,义务教育均衡已经在规划,国家投了很多钱,包括我们学校的扩建。

记者:扩建?

校长:就是把乡政府、司法所、派出所迁出腾出地方,将原有用地无偿划拨给学校用于校舍扩建。

记者:有规划了吗?

校长:有规划了。扩建之后的学校可以容纳2000人的规模。除了木尔乡管辖的六个村之外,还有10个乡镇至少300多名学生可以在这里上学。

布拖县木尔乡中心校的新校规划,让记者联想到距离此地上百公里之外的美姑县巴古乡中心校,该校有300多名孩子,在距离该校不远处,两栋小楼已经建起,正在等候装窗镶玻璃,新校舍投入使用后,临近村庄的孩子们将会在这所可以容纳1500名孩子的新学校里上学。不过,与朱兴军遇到的问题相同,校长刘苦惹克,乡长苟平发愁的是:“去哪里找那么多的老师?”

辅导员们很珍视这份工作,但是,不少人在选择中犹豫不决,看不到希望的人则选择了离开。

记者:理想工资是多少?

布拖县木尔乡叶尔村幼儿园的吉有么有则老师说:“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就2000元,交了租房、水电费、吃饭,就剩三四百块钱,加上人际交往,剩不下多少钱。我想能提高到3000块钱,应该比较满意”。

布拖县教育局人事股李凡说:“既懂汉语又懂彝语的双语老师少,加上待遇低,招人难巩固队伍更难”。

在美姑、昭觉和布拖县采访的总体印象是,“一村一幼”、乡级“中心校”、县级“民族中学”三级办学结构办学模式,政府对学生的减免、补贴政策,让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迫切性增强,以及女学生增多的现实,让记者看到了凉山人的希望和未来。

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对教育脱贫攻坚确定的目标清晰而明确:“习惯好,生活才会好。不抓教育,好习惯就难以养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就难以阻断。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砸锅卖铁"也要改善办学条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