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西昌“掏”出800多米明代古城墙

http://www.scol.com.cn  (2016-08-26 10:05:5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云  

□特约通讯员 宋明文/图

日前,笔者来到西昌古城区,只见原有的一片房屋早已拆除,现场挖出长长深坑,坑里呈现出高高古城墙,城墙两头很难望到头,仿佛是被“掏”出来的。从墙体看,下半部是还带着泥土的原城墙,由石条砌成;而上半部则由新青砖砌成,为新维修的城墙。许多工人正在城墙上拌灰、砌砖和勾缝……

这是正在进行的西昌古城墙修复工程,于今年4月2日开工建设。“修复工程依据100多年前《西昌县志》上建昌古城图进行。”西昌文管所原所长、副研究员张正宁介绍,古城墙现在发现的有800多米,这次恢复了600多米,“下一步我们还将恢复剩下的200多米。”

城墙埋地下之“谜”

在古城墙修复工程现场,几辆挖掘机正忙碌地工作着。张正宁说,这次挖下去,发现城墙很高,达到了8米,“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为什么城墙的很大一部分埋在土里?张正宁解释,这是因为以前东河一次次地发生泥石流,一次次地堆积在城墙下,造成了我们今天站在城墙外看,似乎城墙是埋在地下的现象,“但以前肯定是远远高于地面。”建昌古城的东南角因遭受历代东河水溢之灾,几经培修,其边角已成弧形。

古城墙一端连着古城之南门——大通门,一端连着东门——安定门。而这次需要恢复的是安定门。安定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属于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定门保护性维修工程,主要包括对城门台及城门洞、瓮城根据原有建制形式进行保护性维修;拆除后期加建的门楼,并重建门楼。建筑采用抬梁结构,共13檩。按照传统工艺古法修复。

发现城墙上有古炮台

这次修复工程中,最让西昌市文管所专家意外的,是在距安定门50米左右新发现了一处古炮台遗址。拨开厚厚的泥土,青砖砌成的古城墙遗迹清晰可见。紧紧依附着古城墙,有一处正方形的凸起,从城墙外延伸开来30多平方米。“炮台的发现,印证了西昌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军事地位。”张正宁说。

在建昌古城以东2公里外的姜坡顶上,迄今还遗存着当地人称的“月鲁城古堡”。此古堡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城堡,至今古堡上仍保存着战时的工事、石炮等遗迹、遗物。石炮与炮台是不是有某种关系,尚待考证。

建昌古城曾多次修葺

明王朝在西昌设建昌卫,建造了建昌城。该城建在唐嶲州城西北角,北墙和西墙完全重合在唐嶲州城城墙上,东城墙和南城墙为新建,改泥土夯筑为砖石结构。城墙高三丈,周长九里,开四门:北为建平门,南为大通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宁远门。四大城门中,除宁远门早年被毁外,其余三门保留至今,城门年款为:“洪武贰拾年四月吉旦立。”

西昌城内的街道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布局,即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北称北街,其南称南街,其西为仓街,其东为府街。另外,城南有顺城街,城西有石塔街,城东南有涌泉街,各街之间又有20余条小巷相连,使各街巷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格局。

建昌古城在建好后,曾多次修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其部将刘文秀(抚南将军)确在西昌举“大顺”旗号据城数月,进行反清斗争。同时主持培修了建昌古城。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