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深挖林业潜力 激活“绿色经济”

2022-06-20 14:32:24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网编辑:王云

六月的凉山大地,山川苍翠,生机勃勃。

近年来,凉山州坚持“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的发展理念,积极写好绿色文章,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把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作为转型主抓手,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瞄定目标,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不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凉山州生态经济跑出“加速度”。

“增绿”“护绿”两手抓

近年来,凉山州林草系统采取多种措施,立足全面建设稳固的生态安全体系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宜林地造林绿化、生态脆弱区治理、水系绿化、道路绿化、城乡绿化、草原生态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绿化凉山行动为重点,纵深推进大规模绿化凉山行动,彰显绿色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增强发展竞争力。

一方面,扩面提质抓“增绿”。全州造林绿化成绩斐然,2016年以来,全州完成营造林1509.6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192.93万人、植树7481万株;完成江河渠系两岸绿化1560.86公里、湖库周边绿化7.98万亩,完成公路及铁路绿化3830公里。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5.93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2个百分点,增绿工程成效显著。

到2021年底,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1.93%,森林蓄积达到3.56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2%,基本草原面积不少于2014万亩,实现了全州森林草原资源“双增长”;全州林业和草原产业总产值达到219.6亿元,林业产业稳中向好。

另一方面,严守红线抓“护绿”。全面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涉林涉草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无使用林地手续小水电清理整改;有序推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将全州12个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8.7%的幅员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目前,全州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7个,总面积达71.92万公顷,全州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显著改善。

走好生态“富绿”路

为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近年来,凉山州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挖掘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核桃、橄榄油、花椒等林业产业链,让村民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增收致富。数据显示,全州现有林业生态产业面积2298万亩。其中,核桃基地总面积1020.27万亩,华山松基地面积203.61万亩,油橄榄总面积13.2万亩,青(红)花椒320.76万亩,其他经果林740.16万亩。2021年底,产出核桃干果产量21万吨、核桃油307.95吨、油橄榄鲜果4139.5吨、橄榄油产量282.6吨,花卉轮作面积3.02万亩等,全州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19.6亿元。

立足全州自然风光,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凉山州坚持“全域旅游、全景凉山”开发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发集观光旅游、人文历史、产业特色、户外食宿等特色于一体的林下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与乡村旅游,扶持业主及农户发展林家乐、休闲山庄、生态农庄等特色业态的乡村旅游点,拉动林下经济增长。同时,全力支持森林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提升西昌安哈森林康养基地、邛海康旅小镇、德昌石房子度假山庄等一批森林康养城市或小镇风貌,着力打造西昌湿地森林康养、会东华山松旅游节,盐源、宁南“核桃开杆节”等旅游节,开发一批别致的林下特色客栈、农业示范观光、乡土美食品鉴、农业节庆体验、户外山地运动、民族风情体验等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新兴绿色产业不断发展。

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推动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凉山国家储备林建设。全面启动会理、会东、盐源、冕宁、木里等8县(市)生态扶贫政策性金融贷款项目。锚定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战略,全面探索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积极对接具有林业碳汇开发认证的单位,在部分县(市)试点开展林业碳汇开发认证工作,不断探索助农增收新途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