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2016年邛泸景区旅游收入预计超20亿元

http://www.scol.com.cn  (2017-01-09 10:15:12)  来源:凉山日报  
编辑:王云  

1月4日,记者从西昌市委宣传部获悉,2016年上半年,邛海泸山景区共接待游客9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2016年全年旅游收入预计超20亿元。

打造国内生态文明示范点

近年来,凉山州和西昌市以改革为引领,州市联动、创新举措,建立健全邛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补偿等机制,实施生态保育、恢复治理、截污治污、低碳减排等重大工程,用五年多时间,投资40余亿元,建设了中国最大的两万亩城市湿地——邛海湿地。

在邛海和湿地的建设与保护中,凉山州运用民族自治地区立法权限,出台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凉山州邛海保护条例》,制定并实施《邛海泸山景区村(居)民建房管理试行办法》《邛海泸山景区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为依法治湖和保护邛海流域生态环境建立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同时强化执法监管工作,采取强制措施,实行“只出不进,只拆不建”,有效遏制乱修滥建势头,促进邛海流域保护建设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并坚持规划引领,州市联动,建立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邛海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体系。

为确保邛海湿地生态文明持久永续,西昌以污染源治理和水质保护为核心,系统实施邛海流域生态整治,彻底清除邛海网箱养鱼和吊脚楼,整治规范周边经营性场所,取缔非法燃油运营船、渔业作业船。大力推进低碳减排,严禁机动车辆进入湿地,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游客接送全部使用电瓶车,照明全部采用太阳能路灯。为保护邛海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邛海周边区域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6.2万亩,使邛海流域林地达到38万余亩。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让邛海湿地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品牌,成为加快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

美丽湿地受国内外游客热捧

湿地建设促使邛海区域环境优化,水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邛海水质长期监测均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邛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以水源地保护、污染系统治理以及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手段,最大限度恢复了湖泊湿地水域,为水鸟及其相关鱼类、昆虫、微生物的生息繁衍营造了良好的生境。邛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已成为海鸥、白鹭、鸳鸯、董鸡等几十种珍稀鸟类的理想栖息地,仅2015年以来新发现9个鸟类新种入住邛海湿地。

邛海湿地保护和建设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其社会效益日益显现。邛海湿地成为游客、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是我国高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协同共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邛海湿地保护与恢复重建工程的实施,经济效益正在日渐凸显。使西昌形成了山、水、城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独特城市景观,显现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循环、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邛海景区功能、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创建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热捧的旅游目的地。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