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西昌市:构建贯通协作监督模式 推进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

2023-11-14 11:31:48来源:廉洁四川编辑:王云

开栏语

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或立足职能职责,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腐”新路径;或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新举措;或紧盯基层各环节、各领域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2021年8月23日起,“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推出“探索与实践”专栏,以文图化呈现、故事化讲述,展示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推动自身发展和基层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效,供大家交流互鉴,敬请关注。

“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1万余份,提醒告诫经营户620家次,查封无照无证民宿经营场所4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0件......”火把节前期,西昌市纪委监委联合文旅、公安、交通、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吃住游购娱”等民生领域的节前安全生产、市场秩序进行了拉网式督查,保障节庆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这是该市贯通协作监督模式实践运用的又一生动案例。

今年以来,西昌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专责机关定位,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探索建立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模式,通过在监督力量上一体融合、监督重点上一体发力、监督成果上一体共享,建立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推动监督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攥指成拳,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去年,西昌市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以巡察模式对5个村(社区)的农村集体“三资”进行驻点监督,当走访到樟木箐镇丘陵村时,不少群众向督查组反映村干部违规收取生活垃圾清运费的问题:“有些交20元、50元,有些交200元、500元,村上说这是政府清理生活垃圾的费用。”

督查组借助村级“三资”云尚行记账平台,意外发现市财政资金每年也全额支付了垃圾清运费,这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有出入。凭借督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平台优势,督查组很快锁定问题线索,仅用一周时间,就查清了丘陵村党支部副书记周某某等村干部违规向村民及农家乐等收取生活垃圾清运费的事实,违规收取的费用也一一退还到群众手中。

西昌市纪委监委及时将丘陵村违规收取的生活垃圾清运费退还给群众。(曾丹丹 摄)

各类监督力量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如何使之发挥更好的整体效能,考验的是纪检监察机关引导推动能力。今年,西昌市制定“贯通协作‘阳光监督’”工作方案,市纪委监委牵头搭建贯通协作监督平台,整合公安、财政、住建、水利等22家单位监督力量,将具有执法权、许可权、监督权的行政部门和能发挥舆论监督、行业监管等作用的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建立日常沟通、工作协同、成果共享等多项机制,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

实践中,各监督主体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监督事项、范围、时限等要求,组建监督检查专班,确定对应的督查方式、信息沟通、措施使用等事项,从而形成同题共答、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进一步提高监督的专业性和精准度。

“督查方式上可以选择暗访督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提级监督等,跟踪问效上可以选择交叉检查验收、整改质效测评、‘回头看’等,信息沟通上可以选择联合办公、研判会议、线索移送等方式。”多次参与贯通协作监督的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李邈介绍。

锚定靶向,解决监督多头无效的问题

“以前监督重点和难点突破不够,要不就是存在业务短板,有外行监督内行的情况;要不就是同一项工作涉及几个部门就分别督查几次;或者对一些面上的重点工作,单个部门不敢挺直腰杆开展监督。”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丁彦卿表示,贯通协作监督模式下,监督重点一体发力,监督靶向精准聚焦,有效解决了重复多头、低质无效的监督难题。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这是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的题中要义。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践,聚焦政治监督、责任落实、行业乱象、营商环境、财政资金、基层治理、“四风”问题等10个监督重点,透过问题线索,锚定难点堵点,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西昌市纪委监委联合人社、财政等部门对各用工单位临聘人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李琴 摄)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等协作单位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累计选派300余人参加专案查办、专项检查、市委巡察等各项工作30余次,开展营商环境整治、防汛防地灾、耕地保护专项监督、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协作监督60余次。

西昌市纪委监委联合教育、交通等部门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点题治理。(曾丹丹 摄)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现问题线索16件,立案9件9人;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发现问题线索29件,立案7件7人;教育领域发现问题线索36件,立案8件8人......”上半年纪检监察审查调查工作形势分析报告显示,贯通协作监督模式让督查重点更加聚焦,变“普遍撒网”为“靶向聚焦”,大大提高了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跟踪问效,解决监督虎头蛇尾的问题

“不得既领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领导干部不得利用职务影响长期占用下属或他人车辆;不准故意损坏卫星定位装置或遮挡、毁坏公务用车标识等逃避监督管理......”今年4月,西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规范公务出行车辆保障通知,明确公务车辆使用“六个不得”“八个不准”要求。

这来源于年初全市开展的公务用车专项督查,协作监督组发现全市有75个单位存在公务用车车辆账实不符、违规租赁车辆、编制管理混乱、司勤人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西昌市赓即在全市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清理工作,督促用车单位对车辆编制、实有车辆、车辆资产台账是否统一等8个“是否”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同时制定《公务用车统筹调度办法》,明确车辆调度、分时租赁、申请审批等16条用车管理制度。

协作监督组就公务用车车辆资产核实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滕云 摄)

跟踪问效是贯通协作监督的落脚点。各监督主体牵头梳理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分析研判问题成因,通过专项“回头”看、发函督办、提醒约谈、培训指导等方式,紧盯任务落实和整改成效。针对违纪违法、失职失责等问题线索,各监督责任单位按归口管理原则,统一移交市纪委监委分发核处。截至目前,在贯通协作工作机制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向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61件,立案17件21人;发现并督促整改“三资”监管、耕地保护监督不到位等各类问题300余个,推动形成以问题整改为最终目的的监督机制运行闭环。

“同一个事项,不同监督主体共同发力,在单位与单位之间有形衔接的同时,达到了监督与监督之间的有效贯通。”西昌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贯通协作监督模式,通过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使用、成果共享四项机制,有效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让“业务监管”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政治监督”效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