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四大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双上榜”省级生态旅游品牌

2022-12-07 14:49:03来源:凉山日报编辑:王云

今年来,凉山锚定“绿色崛起、打造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新典范”目标,突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类型齐全,隽奇秀美,生物多样性特征,深入实施林草事业、林草产业“两业并举”和改革激活、创新赋能“双轮驱动”的战略举措,持续深化巩固拓展生态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积极做好林草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文章,大力实施林草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品牌培育工程,引导各地围绕森林生态旅游开展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人家创建。2022年新创建“冕宁县复兴镇花果村森林康养基地”和“会理市益门镇龙泉村森林康养基地”。

日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2022年四川林草生态旅游品牌榜单”,冕宁县宏模镇入选“2022年四川林草最具投资价值森林乡镇”榜单,会理市六华镇-益门镇龙泉村核桃现代产业园区旅游线路入选“2022年四川林草最受欢迎生态体验线路”。

“双上榜”省级生态旅游品牌

冕宁县宏模镇位于县境中部,安宁河西岸,距冕宁县城21.7公里,是以油橄榄产业为主体,猕猴桃产业、葡萄产业、林下菊花产业等生态种养产业相结合,集绿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旅融合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幽弥森林、油溢橄榄、天然氧吧、魅力宏模的“产业园区型”森林乡镇。全镇森林覆盖率47%,宜绿区域林木覆盖率65%,绿化覆盖率83%,绿化率97%。省级龙头企业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宏模镇建有油橄榄产业基地15000亩,是国内仅有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矮化密植产业园区,生产出了仅占全世界总产量2%的顶级生饮级别特级初榨橄榄油,冕宁元升公司生产的“Ao-ilio澳利欧”初榨橄榄油全部达到生饮级品质。在现有成规模的高标准矮化油橄榄产业科技示范园基础上,宏模镇结合油橄榄特色小镇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实施,着力打造油橄榄文化馆、油橄榄文化产品体验中心、油橄榄品种收集园、特色小镇步道、游憩体验区以及橄榄森林民宿、橄榄森林酒店、橄榄森林人家(民居改造)等能吸引旅客的人文景观。2020年12月接受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

会理是一座有着千年韵味的古城,也是我州第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攀西腹心地带,是茶马古道及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近年来着力打造了“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五色体验多元的农特产业新品牌。此次上榜的“会理市六华镇-益门镇龙泉村核桃现代产业园区旅游线路”包括会理市六华镇老鹰岩生态自然风景-六华镇风车花海-红旗牧场高山草甸自然风光(远眺贝母山风光,俯视老鹰岩水电站全貌)-会理天池花海(杜鹃花)-黄柏高山杜鹃花海-高山草甸彝族民宿文化-槽元乡松林-太平镇炭山林海-会理会议纪念地(红色旅游)-龙肘山-仙人湖省级风景名胜区万亩杜鹃花海-益门镇龙泉镇核桃现代产业园区(民宿体验区)等景点,集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自然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独特生态旅游环线。

四大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安宁河谷现代农业硅谷目标,充分挖掘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内在潜力,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产业兴旺。

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加快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建设,梯次推进高寒山区“林草+畜牧”、二半山区“林木+药材+菌类”、河谷沟坝地区“林下+林果+林禽”有机林产业发展,做好环境可持续、资源可持续、产品可持续、服务功能可持续绿色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循环经营、产品特色各异、产销全季共享。

截至2021年底,全州“1+X”林业生态产业基地面积已累计达2341.53万亩,其中,核桃基地面积1020.27万亩、产值26亿元,青花椒基地面积197.84万亩、产值18亿元,红花椒基地面积138.17万亩、产值16亿元,华山松基地面积227.68万亩、产值2亿元,油橄榄基地14.39万亩、产值1.84亿元,板栗基地29万亩、产值4.2亿元,其他经果林基地面积714.18万亩、产值达数十亿元。

发展园区集成产业。加快推动以油橄榄、花卉、核桃、油茶等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模式经营、多渠道联动、多方面增收的多元业态发展态势,推进特色农林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数字化管理,实现“三产”全链条产业发展、价值复合型提升、产业倍增型壮大。

目前,全州累计建成省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2个、州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8个、林业产品初加工点32个、精深加工点9个、新型经营主体317个。开发油橄榄、核桃、花卉、优质中药材、林下畜养采摘产品等15个品类200多个系列森林食品,仅2021年,冕宁县油橄榄现代林业园区综合产值达9400万元,盐源县核桃现代林业园区综合产值达13203万元,11个州级林业产业园区综合产值达数亿元。

发展优质名牌产业。借助科技下乡万里行、乡村振兴省级林草专家帮扶团队和本土林草实用人才等各类力量,加大实施产品培育、品种培优、产量培丰、技术培新行动,持续赋能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要件;以“大凉山”特色品牌为载体,做好产品生命全周期追溯,广泛开展森林认证、食品认证,推动大凉山核桃、会东松籽、木里菌类、冕宁油橄榄、布拖药材等一批“禽畜林果药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创建,进一步增强林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低价向高价质变。目前,德昌桑椹、布拖附子、会东块菌、会东松籽、金阳青花椒、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等“林木、林果、林下+”产品被认定为享誉全国的凉山特色地理标识产品。

发展新兴康养产业。以西昌为中心,构建共享共赢共治森林康养发展动能,集聚攀西生态带、交通带、人文带、旅游带、经济带廊道,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特色先导产业,串联红色文化、航天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自然文化“五彩共织”,打造了泸山邛海、灵山彝海、樱谷氧吧、橄榄小镇、悬崖天道、高原明珠等系列受众度高的“明星”森林康养产业、特色景点,打造10多个林业特色节日,近500家森林康养人家、1600余家林家乐、300家以上农林产品销售体验店。2021年,凉山森林康养共接待游客342.5万余人次,实现直接效益4.94亿元、间接效益数十亿元。同时,依托观海湾阆悦苑国际颐养中心、大兴康养基地、东山国际康养社区、企业换季总部基地建设,引进法国DLBT集团、南京逸养三生公司、中广核集团服务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康养企业落户西昌开发,预计总投资人民币约100亿元,极大地推动凉山康养产业迈上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新台阶。

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创建省级康养基地达15家、省级四星级森林人家达2家,打造10多个林业特色节日,近500家森林康养人家、1600余家林家乐、300家以上农林产品销售体验店,2022年实现直接效益4.94亿元、间接效益数十亿元。(沈翔 记者 张崇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