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乡镇有了红白理事会 村民生活更文明

2017-09-20 10:11: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云

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 赵海华)“以前老人去世,村里杀猪宰牛,办一场丧事花费动辄几万元,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后,这个支出大大‘缩水’。红白理事会好啊,带领大家摒弃了陈规陋习,还让大家经济负担明显减轻。”会东县满银沟镇发窝村村民说起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群众无不认可。

“按以前的习俗,搬新家正常情况下至少要请6、70桌客,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办事请客的没有了,仅在随礼一项,我家一年就可以节省1万多元。”在一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前,主人张锡文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每一户人家按平均送礼200元计算,全村8个社302户,1119名群众光送礼费就省下近400万元。”同行的该村村主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自雄给记者算了一笔帐。

“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走在会东县箐门村平坦宽阔的通村水泥道上,醒目的红白理事会宣传横幅、标语格外打眼。

“加快乡村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大大减少了红白喜事攀比浪费现象,让村民的婚丧嫁娶时尚又节简。”谈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箐门村村主任杨泽虎侃侃而谈:村里红白喜事,全由理事会一手料理,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和陈规陋习根除了,有效破解了笼罩在群众头上的“人情之困、面子之苦、众礼之惑”。

如何让千百年大操大办的陋习得以根除?

村看村,户看户,新规成效看干部。“制度推动,示范引领”是会东县满银沟镇的成功经验。

据悉,近年来,该镇结合地方实际,以建立“红白理事会”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将“红白理事会”制度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村“两委”班子绩效考核内容,推动全镇15个村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制度。各村纷纷行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度工作小组,组织群众推举产生理事会,明确红白喜事的办理范围、办理程序、宴席规模、标准和礼金额度等内容并写入村规民约。

“我们理事会的成员都是由群众产生,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长者’才能担任。群众有红白事时,理事会按标准程序审批监管,做到公正公平,得到村民的认可,”该镇负责同志表示。

据悉,今年到现在,箐门村就减少红白喜事30余场,发窝村100多户将喜迁新居的农户也取消了请客的打算。

移风易俗的新风浸润着群众的心田。村容村貌靓了,社会风气变了,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

    编辑推荐